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粪口传播?专家:有待进一步证实

界面新闻

text

实习记者|汪畅

新型冠状病毒究竟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研究人员的新发现或将使得疫情的后续防控工作面临更大挑战。

深圳卫健委日前发布消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研究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粪便中检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这个情况在武汉,甚至美国研究机构进行的病例检测分析中也得到验证。而在2020年2月3日下午,广州市疾控中心又在一名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

此前,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分析,可以肯定新型冠状病毒存在飞沫传播,也几乎可以确定存在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即直接接触到感染病例,而间接接触传播则表示病毒可能附着在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有人触摸到被污染的物体后进行揉眼睛等动作就会被感染。

目前,官方尚未明确定性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

1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消息称,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接触传播,即碰到病毒的手没来得及清洗,通过揉眼擦鼻等感染。同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在“标本采集与检测”方面,增加了采集眼结膜拭子、粪便标本。

不过,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副教授高山认为,根据当前的数据,新型冠状病毒主要还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

高山对界面新闻表示,患者被感染后,其他器官可能也有病毒,例如血液里、肠胃,但是很难形成传播,因为病毒传播过程中有很多酶切(注:对DNA分子进行切割)。人体消化道内有很多蛋白酶,可以破坏病毒的蛋白质结构,比如胃里有胃蛋白酶,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结构分解成小的片段,病毒就无法再复制了。

“因此,新型冠状病毒从这条线传播的概率很小,这个病毒不可能这么神通广大,不要神化了”,高山说。

针对粪便中检测出核酸阳性,高山认为,这只能说粪便里可能存在活病毒,因为核酸是病毒的一段序列,但这不等于能传播,形成传播是很难的。

界面新闻注意到,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2月2日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说明病毒可以在消化道复制和存在,但新冠病毒是否通过“粪口传播”,或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形成气溶胶的方式再传播,需要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进一步证实。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分离出的核酸只是病毒的序列,并不是病毒,假如真的分离出病毒,就意味着“粪口传播”的可能性会增加,“从初步的了解来看,尿里是没有的,但粪便确实要引起警惕。”

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口传播”是否有案例可循?2003年香港淘大花园集中暴发SARS,据澎湃新闻报道,当时淘大花园的15000位居民中,共329人感染,42人死亡。在后来调查中,淘大花园集中爆发病例的疑点最终指向了该居住区的污水处理系统。

北京某大学一位病毒学教授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尚不能下结论,应等待专家针对实验结果,研讨这种传播途径的可能性。

这位病毒学教授表示,“从理论上看,现在的实验数据发现了粪便中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此前一些病人也有腹泻的症状,再加上肠道里的细胞有ACE2的病毒受体。这些证据结合起来,大家认为肠道的细胞是可以感染的,同时它也可以分泌到粪便中去,如果粪便带有病毒,则是有可能感染人的。”

上述病毒学教授称,有些粪便排出后,病毒可能会飘散到空气中,最后也导致人们通过呼吸系统感染,但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吴志刚教授也说,假设这样的情况存在,这种途径也远没有患者打个喷嚏来得更直接。

北京市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重大传染病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崔小波向界面新闻回忆,在非典时期的SARS病房里,就有专门有护士处理患者的粪便。

值得关注的是,吴志刚提出,如果粪便里有病毒,那么是否会污染水源就值得重点关注,按照我国标准,饮用水、自来水的常规检测是不用检测病毒的。如果发现可能有这个传播途径,后续就需要专门对饮用水进行检测,尤其检测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