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莞市正在大力推进"机器换人",松山湖高新区也充分利用人才优势研发机器人核心基础部件,借此集成自己的机器人装备,应用到传统产业中,真正实现传统产业的"机器换人"。
在机器人这条产业链中,智能装备企业尤其受人关注。作为机器换人的标杆企业,由广东省科技厅、东莞市科技局、电子科技大学、东莞质检中心支持和指导,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孵化参股成立的东莞成电精工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电精工"),在2012年4月成立投产后,迅速壮大,成为了为精密焊接、智能控制、自动化、信息化领域提供专业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信息化解决方案,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专家。"成电精工一直致力于自动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智造技术。"成电精工董事长李迅波教授表示。
智能装备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智能制造技术的核心是什么?2013年12月19日,德国发布"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工业4.0"是德国政府确定的面向2020年的国家战略。其核心就是将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融合,在制造领域,这种资源、信息、装备和人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可以被定义为工业4.0。业界一致认为,德国发布的"工业4.0"标准,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及工业互联网相融合。目前,智能制造技术-智能装备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成电精工高尖端核心设备
在制造业密集的东莞,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庞大务工人群涌进这片热土,可是近十年企业"招工难"的声音却几乎没有停歇。今年2月底,中央媒体更爆出东莞用工缺口20万的重磅消息。尽管政府和企业联合采取各种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没有从源头上解决企业"缺工"的烦恼,而且"缺工"现象也有从季节性向常态化蔓延的趋向。
面对这一困境,有专家指出:企业应把"人力资源"看做"人力资本",用"机器红利"取代"人口红利",以创新驱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引领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更能人尽其才盘活资源、增强企业凝聚力,不至于为"用工荒"而发愁。
成电精工总经理刘涛也有同样的见解。他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缺工"问题,在"人"字上面做文章只能"治标",设备自动化、信息化才是"治本"的关键。尤其是随着80、90员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整体产业工人的素质也在提升,所以虽然"人口红利"消失,但却迎来了"人才红利"。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操控自动化的生产线,高效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智能装备在这方面有巨大的市场"。
而东莞也在2012年初提出了"换芯"、"换线"的概念。希望通过提升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优化改进传统产业的工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成电精工正是在这个产业升级转型的大氛围下,应运而生。
性能优越赢得市场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及技术提升,以工业4.0为引导,以李迅波教授的技术团队为技术研发,成电精工近日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即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模块;AII-LS600SCARA智能机器人、AII-wns100_smart工业互联网模块,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无论从外观设计,还是功能特性,该机器人都堪称业界翘楚。AII-LS600SCARA机器人具备高精度、高负载特性,可实现高速点位运动,空间直线插补运动,空间圆弧插补等功能,对于工业制造企业在物料传递、取放、堆叠、抓取,电子产品插件、焊接、点胶、裁切等各工艺环节均具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电子装配,汽车,塑料制造等行业领域。AII-wns100_smart工业无线互联网模块是工业生产感知网络的基本单元,它由无线感知模块、汇聚路由模块组成,有了它就可实现工业制造的产品质量在线检测及回溯,实现工业制造的精益化生产。
"智能机器+工业互联=智能制造,成电精工打造的智能机器人和工业互联感知模块,就是为广大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和装备。"李迅波教授如是说。
除上述产品外,成电精工还推出了精密五金零部件加工成套设备、线缆线材加工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等系列"换线工程"装备。成电精工在工业设备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提供上拥有多个成功应用案例。
一条生产线从需要五个人到只需要一个人,不仅良品率得到更大的保障,而且每年起码节省人工成本12万,一些工厂在使用了成电精工提供的设备后,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成电精工正是凭着智能制造技术方案及装备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市场。
推动"换线"工程
成电精工的筹建工作要从2007年开始追溯。那一年,由东莞电子科大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李迅波教授团队、广东地区的企业应用单位三方开始启动连接线束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项目。2008年,该项目获得省市两级资金进入实施阶段,并成立广东信息传输线缆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2011年,该项目经过三年调整,正式确定具体的研发与产业化方向。2012年4月成电精工在坐落于松山湖高新区的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正式成立。
成电精工集结了由光机电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机电测控研究所和广东省线缆联盟承接的省重大专项的丰厚技术储备,以及东莞电研院、国家信息设备监督检测中心、广东省信息传输线缆监督检测站,以及电子科技大学机电测控研究所的良好的实验条件,始终专注于USB、类HDMI等自动化焊接加工及设备研究与应用。从电线电缆、线束加工产业入手,致力于用自动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工业现场改造,致力将军用技术、科研院所技术转为民用,是东莞市政府及广东省科技厅重点扶持、孵化的研发型企业。
据了解,成电精工的"换线"工程不仅能针对连接线束产品制造加工的单个工序、分段工序、整个工序,还能够充分整合光机电软算技术,分阶段实现单台设备、准系统自动化设备、全自动设备,最后到包括在线检测、控制在内的完整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从而实现传统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尤其是面对量大面广的低端连接线束市场,成电精工有针对性地推出了HDMI双面自动焊接机、脱芯皮机、自动点胶点锡机、USB自动焊接机等单台自动化设备,迅速成为了泰科、莫仕、富士康、正崴、立讯、江友、东聚等国际前十大厂商的合格供应商。
成电精工相关负责人表示,成电精工正计划在明年扩大生产基地,应对越来越多的客户订单和市场需要。以"产品+系统+服务"三位一体的方式,不仅为客户的单一产品生产线提升自动化,还将对生产线的细节性进行创新,同时针对中小型线缆企业推出定制式的自动化设备生产改造、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在未来,成电精工将充分运用信息化、自动化手段,立足信息传输线缆行业,并分阶段介入医疗血站行业、发电机组行业,努力成为广东制造业"换线"工程的系统解决方案专家。
(周旋)
技术团队简介
精密机电智能测试与控制科研团队,现有成员18名,其中教授4名(长江学者一名)、副教授5名,博士讲师7名,高工2名。团队长期坚持研究方向与工程应用相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路线,密切关注跟踪国际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和发展新动态。
发展历程
2012年4月,东莞成电精工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
2013年10月,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优秀奖及百强企业。
2014年1月,获广东粤科风投投资。
重大项目介绍
2007年5月,高压贴片电容器智能装配机,我国首台高压片式电容器自动生产线,应用单位为广东南方宏明电子有限公司;2008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年6月,仪器仪表自动检定平台系统,完成14大类数百台仪器仪表自动识别、智能引导及智能校准,应用单位为"总参"各单位;获2011年,国家国防科技成果二等奖。
2012年3月,"安全环保消费电子类线缆及线束共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成为广东省教育部重大产学研项目(已通过省级验收),已在线缆行业数十家企业应用。
2013年10月,数控标定系统,该项目成为国家数控重大专项(已通过国家验收),应用单位为成都飞机公司。
2014年3月,基于物联网的生产在线检测系统(已通过省级验收),通过99台(生产线)联网,实现产品生产质量在线检测。该项目成为广东省产学研重点项目,应用单位为东莞岳丰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