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

亚太日报

text

编者按

2021年,中国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今年召开的中国两会吸引全球关注。3月2日起,海外网推出“2021年,中国这样干”系列评论,从经济、外交、科技、民生等多领域解读今年两会。此为第八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疫情阴霾尚未消散、保护主义暗流汹涌的当下,中国用长期的规划擘画扩大开放的蓝图,这再次向世界释放清晰信号:中国市场是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雨滴,只有落进海洋才不会干涸。回望来路,从“杀出一条血路”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到不断扩容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中国始终向世界敞开怀抱。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中国人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从来没有退缩,反而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从尾随游到第一方阵。如今,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世界比以往时候更加期待中国成为全球投资的“避风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正是基于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中国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与此同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这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两个着力点,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强化就业优先、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举措进一步发挥内需潜力,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持续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推动塑造更加公平、积极且充满活力的投资氛围,促使更多外资企业和海外资源融入中国市场,推动各方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强劲的消费能力让各国商品和服务打开更多想象空间。中国美国商会3月9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表示,在华外企看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中国市场仍是其重中之重,75%受访企业对今后两年中国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81%企业认为2021年本行业的中国市场将实现正增长。据德国联邦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德国今年1月对华出口高达75亿欧元,同比增长3.1%,从中国的进口额增加1.1%,达到105亿欧元。德国之声3月9日刊文称,“中国业务对德国出口经济愈发重要”。

引发国际广泛关注的是,中国外贸在2021年实现“开门红”。前两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5.4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出口增速创下1995年以来新高。尽管这一成绩有基数较低等因素,但正如彭博社所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这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中国制成品保持着强劲的需求。作为全球连续11年最大制造业国家,中国用完备的产业链条为世界带来更多有效供给。

从更宏大的视野看,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给世界经济带来的贡献不仅是贸易额的增长、人均购买力的提升,更是一种发展理念、模式、方式的创新。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不仅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世界各国在面对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等问题和挑战提供了新选择。摩尔多瓦驻华大使贝拉基什表示,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对全世界都是好事。而且,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态度没有改变。“中国愿意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成果分享给世界各国,这给了我们信心。”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只有敞开大门,生产要素才会畅通无碍,充分涌流;只有融会通达,发展活力才会竞相迸发,生生不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一个判断: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判断还有另一层含义:这机遇,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世界。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