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科技初創企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私人投資者融資,此舉引發了估值可能過高的擔憂。
最新一宗炙手可熱的交易是上海大眾點評網(Dianping)一輪超過8億美元的融資,大眾點評網是一家類似於Yelp 網上點評網站。據知情人士透露,新投資者的後來需求提升了大眾點評網的融資規模,將其估值推高至40億美元左右。這相當於其一年前估值水準的兩倍,也超過了上市公司Yelp 34億美元的市值。在此之前,大眾點評網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團網(Meituan.com)于1月份成功融資7億美元。
持懷疑態度的人士指出,中國科技企業目前估值很高,但這些企業都還沒有想清楚如何持續產生收入,更不用說盈利了。投資者和互聯網企業家正在使用的衡量指標是用戶數量和商品成交總額(電子商務中的一個常用指標)等,而不是收入和利潤。
一些風險投資人士稱,他們今年已經放慢了對民營中資科技公司的投資速度,因為這些公司的估值變得越來越高。
總部位於香港的亞洲私人股本研究中心(Centre for Asia Private Equity Research Ltd.)的資料顯示,去年下半年,中資科技公司通過私人融資交易籌資50億美元,大大高於2013年同期的7億美元。小米(Xiaomi Corp.)去年12月份進行的融資交易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筆,獲得投資後,這家位於北京的智能手機生產商的估值達到460億美元,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科技初創公司,是該公司2013年8月份100億美元估值的四倍還多。
有關中資科技領域是否被過度熱炒的質疑同樣體現在美國科技初創公司和公開交易的科技股上。中資電子商務巨頭阿裡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向Snapchat Inc.投資2億美元後,這家美國即時通訊公司的估值目前為150億美元。
風險資本公司DCM中國(DCM China)聯合創始人林欣禾(Hurst Lin)稱,不能說美國和中國的科技領域完全相同,但可以說二者之間是你中有我的關係。
投資者通常會對這兩個市場中的同類公司進行比較,有時這種做法會推高估值水準。去年11月份打車應用Uber Technologies Inc.的估值達到410億美元,激發了投資者對中國兩大打車應用滴滴打車(Didi Dache)和快的打車(Kuaidi Dache)的投資需求。這兩家中國公司近期完成了最新一輪融資,融資額達13億美元。隨後雙方同意以換股方式合併,合併後公司的估值可能超過60億美元。目前合併交易尚未完成。根據協定,未來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將保持業務獨立性。現有股東稱,已有潛在買家接洽他們,願意出高價收購股份,收購價格對合併後公司的估值高達約100億美元。
不過,中國科技初創企業面臨的一個挑戰是把用戶數量轉化為收入和利潤。包括大眾點評在內的大多數初創企業沒有披露詳細的財務情況。小米創始人雷軍本月表示,去年小米的銷售額增長了一倍多,達到人民幣743億元(約合119億美元),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小米沒有披露其盈利能力。
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Bryan Wang稱,投資者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中國消費者是否願意為線上服務花錢,這仍是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