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海軍將首次在日本海聯演 專家解讀

中新網

text

圖為綜合補給艦太湖艦駛離碼頭。任旭攝

【亞太日報訊】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15(Ⅱ)”軍事演習的中國7艘艦艇,17日以單縱隊的隊形依次順利通過連接日本海與東海的對馬海峽,繼續向俄羅斯航渡,並同時進行海上演習。軍事專家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演習涉及海空域範圍大,中俄海軍將首次在日本海海空域舉行聯演,且首次有固定翼飛機參加。

中方參演兵力由7艘水面艦艇、6架艦載直升機、5架固定翼飛機和200名陸戰隊員、21臺兩棲裝備組成。其中,參演的水面艦艇為導彈驅逐艦沈陽艦、泰州艦,導彈護衛艦臨沂艦、衡陽艦,登陸艦長白山艦、雲霧山艦,綜合補給艦太湖艦。

中國軍網報道稱,編隊自8月15日起航以來,指揮所頻頻拉響戰鬥警報,在複雜環境條件下檢驗完善演習方案,嚴格落實狹水道航行和大風浪航行部署,組織艦艇安全航行。

17日,編隊通過對馬海峽。對馬海峽位於日本群島西南端,是日本海通往東海、黃海和進出太平洋的海上要沖。該海峽屬非領海海峽,各國船舶和飛機可行使航行和飛越自由,軍用艦機可以自由通過。

自2005年首次聯演至今,中俄兩國海軍共舉行了5次海上聯合軍演,今年以來,這已經是兩國第二次聯演。根據中俄雙方達成的共識,“海上聯合—2015(Ⅱ)”軍演將於8月20日至28日,在彼得大帝灣海域、克列爾卡角沿岸地區和日本海海空域舉行。

此次演習以“聯合保交和聯合登陸行動”為主題,主要課目包括聯合防空、聯合反潛、聯合反艦、聯合防禦、聯合登陸等。其間,中俄海軍還將舉行艦艇開放以及文化體育交流活動。

報道稱,此次演習是中俄雙方根據兩軍年度交往計劃組織實施的,可提高兩軍聯合保交和聯合登陸行動組織指揮水平,進一步增強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演習不針對第三方,與地區局勢無關。

解讀:首次在日本海聯演融合度高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海軍大校張軍社接受北青報采訪時表示,此次聯演有兩方面亮點,首先,從兵力上來講,這是固定翼飛機首次參加,且總體兵力規模比較大。

其次,從海空域來講,地中海和日本海等“海上聯合—2015(Ⅱ)”軍演所選擇的地域,都系首次舉行中俄兩國聯演。此次演習的海域和範圍有所擴大。張軍社表示,演習課目方面,仍然以海上聯合防禦為主,目的是共同維護海上通道安全。此外,反潛、登陸等海軍傳統作戰課目也在聯演之列,“這都是大國海軍所要具備的基本作戰能力。”張軍社說。

為何中俄之間聯演頻繁?對此,張軍社表示,中俄兩國之間的“海上聯合”系列演習從2012年開始,已經基本走上機制化。他認為,從中國與其他國家海軍之間舉行的演習來看,中俄海軍的聯合演習機制化程度比較高,這也反映出中俄兩國軍隊戰略互信比較高。中俄聯演有什麼特點?張軍社告訴北青報記者,中俄海軍的聯演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是越來越逼真,與實戰的貼近程度高。水面艦艇和潛艇編隊的背對背自主對抗,還有一些項目是臨時設置。

此外,張軍社認為,兩國海軍聯演的融合程度比較高。從指揮部到艦艇,雙方的人員都進行聯合編組。這意味著,紅藍軍裏都有雙方的艦艇和人員,單個艦艇上也是如此,更加具有聯合性與融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