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緩經濟增速底氣何來?

text

7.4%——中國經濟今年首季同比增幅,16日上午數據一經公佈即登上各大國際財經網站頭條。“儘管比上季度小幅回落,這一數據仍高於此前經濟學家預測中值的7.3%,《華爾街日報》報道說。

相較於此前部分國際財經人士的“偏弱預測以及對中國經濟走勢的疑慮,7.4%表明面對下行壓力中國經濟“還好,並未偏離平穩增長區間。再結合當季物價2.3%的漲幅及工農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和收入等數據,中國經濟整體運行仍呈穩健之勢。

深化改革下的動力之源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的評價是,“一季度國民經濟開局平穩,總體良好。他認為,這一表現來源於決策層保持定力、主動作為,著力改革創新,著力轉型升級,著力改善民生。

數據還顯示,經濟結構調整在繼續,產業結構在優化。第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49.0%,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4.1個百分點;內需貢獻繼續提高,最終消費支出佔GDP比重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新成效,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3%。

“週三公佈的數據實際上並不差,英國知名私人銀行顧資銀行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麥克法蘭說。他提醒投資者,中國的關注點是控制信貸增長,而非短期刺激。從市場反應看,當天亞洲股市普漲。中國經濟“首季報給市場吃下“定心丸。

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高路易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增幅說得過去。服務業增長好過工業有助於增加就業。如果全球經濟持續好轉,中國決策層不太可能採取大規模刺激措施。該行對3月份中國經濟回暖感到鼓舞,並維持對中國經濟今年增長7.7%的預測。

英國凱投宏觀分析師普裏查德表示,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幅好於預期,經濟下行壓力有所緩解的跡象顯現。中國的決策者會認為這一增速“適宜,因而不太可能做出政策上的調整。

從中國經濟整體運行情況、結構性調整到決策層的宏觀治理思路,這些核心要點都已進入理性的國際財經人士考量範疇,他們更關注轉型期的中國經濟的內在演變,關注點更具全局性。

智利美洲經濟網站刊文認為,中國專注於自己的重要事務:改革。結構性改革正在推進,比如實現利率和資本市場自由化,讓更多的企業進入債券市場。這有助於打開私人融資渠道,對投資進行更有效的配置。此外,限制農民工入城落戶的戶籍制度開始放鬆,這將對中國經濟活動產生影響,因為勞動力市場更大流動有助於提高生產率和消費動力。

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說,3月底,李克強總理承諾將實行更加積極的資本市場改革,包括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規範發展債券市場、培育私募市場、推進期貨市場建設和促進仲介機構創新發展。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擴大經濟的合法融資渠道,同時擺脫對風險更大的“影子銀行的依賴。

從外需轉向內需,從投資轉向消費,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深刻轉型,而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就是市場化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不大,但要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增長的“軟著陸,需要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打造更加透明、更以利率為基礎的貨幣政策框架和更有彈性的匯率機制。該組織總裁拉加德說,中國經濟不會迅速下滑,中國政府對改革的態度是嚴肅堅定的。

穩固的基本面和逐漸改善的外部環境,為中國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創造了條件。有外媒分析稱,通脹溫和利於中國政府實現規劃已久的政策目標——放開從水務、能源、運輸到醫療保健各個領域關鍵商品和服務的價格。

2013年,中國經濟“軟著陸,減速而未失速,增長率7.7%。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7.5%左右,物價漲幅在3.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推動改革、調整結構、改善民生,中國經濟將獲得源源動力。

戰略定力下的結構之變

海外觀察人士注意到,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中國政府堅持不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並推進改革。在這一戰略定力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經濟增長品質顯著提升。

環視當下全球主要經濟體,無論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推進結構改革都需要智慧和勇氣。不久前閉幕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會議在研判全球經濟趨勢時這樣總結:全球經濟的新趨勢需要新的政策調整;各國應抓緊推進結構性改革為未來增長奠定基礎。IMF總裁拉加德表示,世界經濟從緩慢而脆弱的復蘇轉化為快速均衡的可持續增長是一場馬拉松,絕不是短暫的爆發衝刺。對中國來說,不追求一時的速度,側重經濟結構改善和發展可持續性提升,是贏得這場馬拉松的關鍵所在。

細讀一季度中國經濟表現,可以發現結構調整存在諸多亮點。首先,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放緩原因主要是中國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限制產能過剩行業投資、企業消化庫存以及房地產市場波動。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認為,地方政府是產能過剩的推手,因此轉變政府職能並深化結構改革是必選之路。此外,中國政府本輪“微刺激政策避開了產能過剩情況嚴重的行業,著重加大鐵路尤其是對中西部地區的鐵路投資,優化投資結構目的明顯。

其次,一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提高,最終消費支出佔GDP比重達到64.9%。《紐約時報》評論認為,雖然消費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度還達不到發達國家水準,但轉變趨勢正在加速。日本《朝日新聞》也報道說:“以消費為主的內需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牽引力。

第三,一季度中國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上升,超過第二產業(工業)4.1個百分點。服務業比重的持續擴大,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向著更為綠色、可持續的方向轉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預測,未來五到十年,服務業佔中國GDP的比重預計將提高到50%至55%。而服務業比重的不斷提高,還有利於擴大就業並促進消費。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認為,隨著第三產業發展,中國經濟將可以用更低的經濟增速滿足充分就業需要,因為服務業每單位GDP需要的工作崗位數比製造業和建築業要多30%。

第四,在外貿領域,中國第一季度的外貿失衡情況也在持續改善,貿易順差額大幅收窄60.9%,顯示中國的再平衡戰略正在奏效。同時,中國還正繼續致力於升級出口產品。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隨著勞動力成本上漲和匯率上升,中國出口企業將不斷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

IMF副總裁朱民在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過渡年、“改革年,各國必須加大結構改革和調整力度,才能促進經濟可持續增長。在世行和IMF春會期間,拉加德也表示,眼下全球經濟增長儘管有起色但依然處於“低速擋,期待中國改革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有效預期管理不懼唱衰

中國改革會加速而非減速,中國經濟會減速而非失速。但在一個全球化時代,如何將這一政策信號精準地傳達出去,如何對國際社會和資本市場進行有效的預期引導,對中國經濟順利實現“換擋增效意義重大。

在如今的國際輿論場上,中國對自身經濟和改革的預期管理能力已大幅提升,中國的政策思路正獲得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這種與國際社會和資本市場溝通能力的提升,是中國可以容忍增速放緩的一大底氣來源,併為中國改革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為7.4%,低於7.5%的年度預期增長目標。在中國經濟“換擋增效的關鍵當口,經濟增速放緩在國際輿論上引發兩方面的擔憂:其一是擔心中國為了穩定經濟而拖延改革,甚至重新回到靠刺激促發展的老路;其二是擔心改革紅利不能有效抵消轉型陣痛,堅持不刺激可能導致經濟下滑失控。

例如,香港英文財經媒體《南華早報》日前刊發專欄文章說:“重回靠投資促增長的老路,中國可能更深地陷入複雜的結構性問題之中。第二種擔憂情緒在上周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也有所反映,有印度與會人士就擔心中國經濟可能陷入持續減速的惡行循環,並對貿易夥伴造成衝擊。

這兩種互相矛盾的憂慮情緒導致了一種奇特的情緒反應:中國經濟增速快了大家擔心不改革,中國經濟增速慢了大家擔心引發危機。快了不好,慢了也不好,那如何是好?

在這兩種擔憂情緒的助推下,近期國際輿論上對中國經濟的唱空之聲的確分貝漸增。當然,從根本上來說,中國經濟既唱不衰也唱不多,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軌跡是由經濟基本面和政策組合決定的。但也不可否認,在全球化時代,不信任和從眾心理往往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可能掣肘國內改革進程。

從國際經驗來看,一旦國際社會和資本對一國經濟和改革前景產生懷疑,必將引發連鎖效應。例如,同樣面臨改革任務的另一大新興經濟體巴西,由於其改革措施和前景無法令國際社會信服,今年以來巴西先後遭遇資本流出、本幣貶值、外資吸引力下滑、評級機構降級等一系列打擊,進一步加劇了其改革難度。

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投資者從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中撤離的資金達到創紀錄的410億美元。在剛剛結束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會議上,IMF決策機構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主席尚達曼就警告說:“我們在市場上看到更多從眾行為,越來越多的從眾行為驅動著資本的流動……因此,如何對市場進行有效的預期管理,避免國際資本的無序流動,這對確保中國經濟改革穩步推進至關重要。

事實上,近期中國官員在不同場合對中國經濟和改革的解釋和說明已經起到了效果,換擋增效的“中國邏輯正在為國際社會主流聲音所認同。

圍繞中國經濟減速問題,IMF總裁拉加德日前說:“中國經濟不會迅速下滑,我能感受到中國政府對改革的態度是嚴肅堅定的。世界銀行行長金墉也表示,雖然中國目前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中國政府進行結構改革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

針對擔心中國經濟下滑過快的擔憂,IMF亞太區副主管兼中國工作組負責人馬庫斯·羅德勞爾說:“風險並不在於經濟增長放緩,而是在於經濟增長不被允許放緩。針對中國是否會拖延改革的疑問,美國《福布斯》雜誌刊文認為:“包括最新舉措在內的一系列經濟政策表明,中國新領導人的改革承諾是認真的。

在世行和IMF春會期間,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有關不會因為短期波動而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的“戰略定力表態,以及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關於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表態,均獲得了國際社會的正面回應。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說:“中國決意忍受短期經濟痛楚來推進改革的信號令一些經濟學家受到鼓舞。而人民幣貶值話題在本次世行和IMF會議上也同樣沒有成為中國“把柄,拉加德甚至主動為中國辯護,認為近期人民幣波動幅度擴大是朝著人民幣國際化邁出的一步,而非刻意的貨幣貶值。

“中國邏輯獲得國際理解和認同來之不易。僅僅數年之前,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和改革還頗多指責和不理解,人民幣匯率問題、貿易順差問題、失衡問題等等是“敲打中國的常見話題。而如今,中國堅持不刺激、允許更低增速、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等一系列政策信號準確地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這是中國預期管理能力以及整體經濟治理能力提升的表現,也為中國改革贏得了理想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