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首個外國國家館改建項目宣告完工。原上海世博會意大利館“變身上海意大利中心。)
上海黃浦江兩岸約5.
28平方公里的世博會原址1日迎來上海世博會開幕兩週年。據保守估算,有超過5萬人次在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到訪這裡。這一曾經吸引7300多萬人次參觀的世界性盛會的原址,正在轉化為探索城市轉型的一個“中國樣本。
上海世博會後首個外國國家館改建項目近日宣告完工,並於“五一假期正式對公眾開放。這座擁有“會呼吸的水泥墻的原意大利館,外觀基本得以保留,內部則改建成展示中意兩國傳統與現代文化交流與融合的一個平臺。繼該項目之後,原盧森堡館、俄羅斯館、法國館也將陸續重新啟用,其中包括一所跨國時裝學院的分支機構等,功用各不相同。
“上海是一座‘深度城市化’的大都市,對於世博原址的後續利用,需要精密規劃和有序開發。上海世博發展集團總裁丁浩分析,世博會閉幕一年半來,後續項目幾乎全部集中於現代服務業領域,涉及文化、娛樂、博覽、會展、酒店等業態。
在上海市的“十二五規劃中,“後世博區域成為其新增的四大核心增長極之一,其餘三個增長極分別是擁有京滬高鐵樞紐優勢的“大虹橋地區,中美之間最大的服務業合作項目迪士尼度假區,以及擁有深水港、機場及口岸等綜合優勢的臨港產業區域。
從地圖上看,“後世博區域恰恰位於上海新一輪城市經濟轉型發展的中心地帶。與此同時,在上海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的規劃中,最核心的“都市旅遊中心圈,也覆蓋了黃浦江兩岸的世博原址,有望形成經典的旅遊新地標。
根據上海浦東新區的“十二五國際貿易發展“路線圖,黃浦江一翼的世博原址將與陸家嘴金融城連成水岸“一線,形成“沿江頂級服務貿易集聚區。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浦東新區區長姜梁分析,“後世博與迪士尼、臨港這三大區域,將共同形成浦東深化改革開放的“黃金三角。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陳先進分析,在投資、出口、消費這“三架馬車中,“後世博區域沒有過分單純依靠投資,進出口貿易和商業消費充分體現於後續項目中,為城市轉型探尋新的動力。
在一批重要的上海世博會後續開發利用項目中,改造投資額達1.6億元人民幣的“世博軸項目有望於今年10月開出一期商業街區。世博園區後續開發利用的主要承擔者,其遠期的營業面積將達13萬平方米,面向中外旅遊觀光人群以及周邊約20萬人的大型社區,有望實現年營業額30億元人民幣,成為又一“商業航母。
同樣是在今年10月,經過內部改建的原世博中國館將“變身為中華藝術宮,展示中國豐富的近現代文化藝術品,與之遙遙相望的原“城市未來館,則將被打造成為當代藝術博物館。
事實上,上海的“後世博開發還顯現出不同尋常的“溢出效應,伴隨一批世博場館在世博會後“搬遷其他省市,和諧發展的城市管理理念也輻射至中國各地。比如,有“青蘋果美譽的羅馬尼亞館,遠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安家,將成為當地以環保節能為主題的一個小型會展中心。
原世博瑞典館今年也將在河北唐山曹妃甸的“中瑞創新島上拔地而起。原瑞典館館長安妮卡認為,這一蘊含眾多科技創新元素的建築,除了增進兩國民間友好往來,對於兩國合作探索新技術、新發明也具有啟迪意義。她說:“讓我們驚奇的是,‘後世博’效應如此巨大。瑞典的商界、學界,凡是參加過上海世博會的人們,都與中國建立了密切的聯繫,大大促進了兩國的商貿往來,這真是有些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