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澳大利亞、英國、印度、泰國等國的央行本周將相繼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因1月29日日本央行(日本銀行)突然宣佈實施“負利率”,力圖繼續推升通脹並打壓匯率。分析師普遍預計,此舉將對其他經濟體構成降息壓力,而貨幣寬鬆預期將主導全球市場。
日本央行擲出“負利率”
日本央行1月29日宣佈,2月19日起,民間金融機構存入日本央行的存款準備金利率下調至-0.1%。這一“負利率”政策是日本央行奉行寬鬆貨幣政策的又一利器。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為達到2%的通脹目標,日本央行將全力以赴,不排除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可能性。此外,日銀維持承諾,將通過“量化和質化”寬鬆政策,積極購買日本國債和風險資產,使貨幣基礎每年增加80萬億日元(約合6640億美元)。
日本央行此次實施的“負利率”與之前歐洲央行、丹麥央行和瑞士央行執行的“負利率”在概念和範疇上有所不同,但追求的效果有類似之處,與歐洲央行一樣,日本央行同樣希望推升國內物價水準並刺激金融領域的資金流入實體經濟,與丹麥、瑞士央行的立場類似,日本央行也不願看到本幣在外匯市場上因避險情緒被越推越高。自“日元升值的鬥士”黑田出任日本央行行長以來,寬鬆貨幣政策就晉級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主基調,也成為“安倍經濟學”中三支利箭中射得最遠的一支。
貨幣政策分化成“新常態”
這是日本央行首次實施“負利率”,也被解讀為全球貨幣政策分化趨勢下的積極防禦之術。最近兩年,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逐漸分化,一方面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先是退出了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又開始加息,邁入貨幣政策正常化軌道;另一方面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重挫、貿易增長低迷、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等多重因素影響,很多國家特別是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必須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加以應對,但政策分化形成了效果對沖,導致金融市場出現動盪。
在剛剛結束的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上,貨幣政策分化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焦點之一。印度央行行長拉詹說,過去幾年大規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後遺症可能正在顯現,“許多央行仍堅定地把腳踩在油門上,但我們是否真的從中獲得了巨大利益,其實並不清楚”。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則表示,不同的貨幣政策反映了歐元區與美國處於不同的復蘇階段,美國的復蘇強於歐元區和日本。貨幣政策分化將持續一段時間,其表現為利率的差別,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只要貨幣政策正確,分化的外溢影響就足夠應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佈的報告預計,2016年和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分別為3.4%和3.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在年會上對今年世界經濟形勢保持謹慎樂觀。
哪家央行將接棒寬鬆
澳大利亞央行、英國央行、印度央行、泰國央行等本周相繼舉行貨幣政策會議,瑞士國家銀行總裁托馬斯·喬丹也將對該國經濟前景和貨幣政策進行闡述。全球市場將關注哪家央行會接棒日銀,成為下一個寬鬆者。“末日博士”馬克·法貝爾認為,隨著全球其他央行擴大寬鬆的壓力增加,一場貨幣“暗戰”升級或難以避免。
澳大利亞央行(澳聯儲)2日議息。在2015年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上,澳大利亞央行決定維持現行2%的水準不變。此前,澳大利亞國內一些經濟學家呼籲澳大利亞央行繼續降息25個基點,但未得到澳大利亞央行積極回應,澳聯儲官員只是表示依舊會保持寬鬆立場來刺激經濟。法新社此前對14位經濟學家所作調查顯示,他們全部預計本次會議上澳大利亞央行可能按兵不動。但日本央行突然加息,增加了澳大利亞央行降息的幾率。
印度央行一直站在寬鬆陣營當中。2015年以來,印度央行已四次降息,基準利率下調了125個基點,目前6.75%的基準利率是四年多來最低。但和其他國家相比,印度的利率水準仍相當高,這也主要是因為印度的通脹水準相對較高。正因如此,印度央行既有降息的訴求,也有降息的空間。
英國央行2月4日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市場預計一直籌畫退出量化寬鬆措施的英國央行不會貿然行動,維持當前貨幣政策仍是首選。自2009年3月以來,英國央行將基準利率降至0.5%這一歷史最低水準已超過6年時間。
此外,市場預計歐洲央行將在今年3月有所動作,進一步實施寬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去年年底表示,必要時歐洲央行將擴大貨幣寬鬆措施以實現通脹目標,對此不存在任何政策限制。歐洲央行在2015年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上下調歐元區隔夜存款利率10個基點至負0.30%,並將每月600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計畫延長至2017年3月底,同時將購債計畫中到期的債券本金進行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