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边额吉尼玛:边境线上的红色“堡垒”

中国新闻网

text

图为尼玛老人和爱犬在一起。 王永钢 摄

中新网阿拉善1月2日电 题:护边额吉尼玛:边境线上的红色“堡垒”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

“我来这里已经快50年了,现在腿脚不方便了,主要由我的儿子、儿媳去巡逻,但是我会在这里坚守一生。”年逾古稀的尼玛老人如是说。

尼玛所在的恩格日乌苏嘎查(嘎查相当于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这里拥抱着神奇的巴丹吉林沙漠,北与蒙古国接壤;这里生态环境恶劣,边境线一带更是人迹罕至;这里放眼望去只有连绵起伏的沙丘、戈壁和偶尔出现的几头骆驼。

1971年,尼玛的儿子哈达布和3岁的时候,当地要成立一支民兵连,在牧民中抽调人员到中蒙边境线上巡逻,尼玛和弟弟被选派到恩格日乌苏嘎查最北端的中蒙边境线“8号点”。

图为巡边中的尼玛老人。 王永钢 摄

25岁的尼玛没有犹豫,背起儿子,带着母亲和弟弟成为了第一代护边员。

“当时条件很苦,一家人在荒漠戈壁上支起帐篷安家,都不敢脱衣服睡觉,一直是抱着枪睡。”尼玛回忆,当时每天天刚亮,他们就跟着连队官兵出发巡边。休息时,官兵教尼玛射击,尼玛帮助官兵驯化军驼,教他们辨别方向。

一年后,弟弟找到工作离开了,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尼玛身上。由于大漠边境寸草不生,取暖、做饭用的煤只能到数百公里之外拉运,而17公里外的水井是全家人和牲畜饮水的主要来源。

图为尼玛老人和儿子哈达布和。 王永钢 摄

除了扛起一家人的生活,巡边压力也非常大。“巡边一次要将近10个小时,夏天最热的时候地表温度达到50℃,早晨带的一壶水根本不够喝,嘴唇上经常是一道道血口子。”尼玛说。

到了冬天,水壶里的水冻成了冰疙瘩,饼子冻成了硬块。由于边境线上不允许生火,尼玛只能用牙齿使劲地咬着硬邦邦的饼子来“哄哄”自己的胃。

当时边境线的围栏还没有建好,为了防止骆驼出境,尼玛一边放驼一边巡边。时间久了,她能通过骆驼的脚印判断骆驼的行踪,还能判断是普通牧民家放养的骆驼还是有目的性前进的骆驼。

1975年,尼玛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戈壁滩上,尼玛经历过暗无天日的沙尘暴,也目睹过30多匹狼围攻羊群,但从未想过离开这里。

“我刚到这里时一无所有,吃了不少苦,不过我从来没哭过,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久了,我已经深深爱上这里了。”尼玛说。

母亲如胡杨一般坚韧的品格深深影响了哈达布和。1986年,哈达布和正式加入民兵队伍,也成为一名护边员。

图为尼玛老人和儿子哈达布和一起巡边。 王永钢 摄

半个世纪,尼玛老人只干了一件事。不论是黄沙漫天、干燥酷暑,还是乌云密布、冰雪交加,尼玛母子每天雷打不动的事儿就是巡逻边境线。据统计,母子俩已累计巡边超过18万公里,创造了40多年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的记录。

“过去巡边只能靠骑骆驼,这几年家里买了汽车,还有了四级联防信息系统,组建升级了无线通信、微波通信相结合的通信网,只要有可疑情况,通过手机APP就能反馈给边境管理部门。”哈达布和说。

多年坚守中,尼玛一家被评为居边护边堡垒户、优秀边民和阿拉善最美家庭。

尼玛是藏语,意为太阳。哈达布和是蒙古语,意为坚实的岩石。这母子俩的名字就是他们一生的真实写照:用自己的光,铸成坚若磐石的信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