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 中国给伊朗“撑腰”,印度冒酸水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 沃克

3月27日,伊朗和中国签署了为期25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以解决伊朗在被美国加以严厉制裁之际面对的经济问题。该协议与伊朗国内的石油、采矿等各个行业都息息相关,同时涉及中伊两国在交通运输和农业上的合作。

这是伊朗首次与世界主要大国签署有效期如此之长的协定,此前,该国曾在2001年和俄罗斯签署了一项关于核试验的合作协议,最初约定的有效期为10年,后来经过两次续签,延长为20年。

虽然中伊全面合作协议的完整内容尚未公开,但据消息人士称,中方将投资伊朗的金融,运输和通讯领域。亚太日报评论员侯赛因·扬贾认为,该协定为伊朗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后盾,使它在与西方重新谈判核协议时更有信心。

不过,也有专家分析称,在近几月中国与美国拜登政府正处于紧张对立关系的背景下,伊朗将它与中国建立经济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长期合作,作为它加强国土安全、提高国力的一种方式,其实是一种考虑欠佳的做法,因为这样也可能使伊朗遭受美国更多的制裁。目前,拜登政府尚未对中伊合作做出回应。

-1x-1.jpg

据悉,按照该协议,中国将以“折扣价”从伊朗购买石油、天然气和石化产品,以之作为对中方投资的回报。阿拉伯籍新闻分析师奥萨马·沙里夫认为,该协定不仅将对海湾地区的整体地缘政治平衡产生长期影响,还将使中国有能力调动伊朗领土上高达5,000名安全和军事人员,并因此成为该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系统中“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巴基斯坦的外交官和分析家们也密切关注着这一话题,其中,国际关系学者伊克巴尔·艾哈迈德·汗的观点是,即便中国与伊朗成为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巴经济走廊(CPEC)”项目在中国外交事务中的地位也不会因此遭到威胁,反而还会从中获益。原因是,中伊合作协议的签订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而CPEC项目正是该倡议的一部分,所以,中国、伊朗、巴基斯坦三国将实现互利共赢。

然而,印度国防分析师普拉文·斯瓦尼针对该协议的合理性提出了驳斥意见,他称,“中国一直以来都在有意避免获得来自伊朗或沙特阿拉伯中任意一方的支持,尽量保持中立,但中伊两国的最新协议却打破了这一传统。考虑到波斯湾地区的紧张局势,这笔交易其实是错误的。”但同时,考虑到中国与美国、伊朗与美国之间的对立,斯瓦尼也指出,该协议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它将对全球大国之间的抗衡竞争产生影响。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