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據新華國際綜合報道,本月初完成《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後,奧巴馬政府的貿易談判重心顯然已轉向“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談判官員釋放了最新信息,美方明確表示將力爭在2017年1月奧巴馬總統任期結束前完成談判。
顯然,此舉意圖留下另一所謂“重塑全球貿易體系”的遺產。要知道,美方談判官員在過去的貿易談判中,一般不會明確說出時間表。比如在TPP談判中,首席談判代表弗羅曼一再重復“時間表將取決於談判內容和質量”的外交辭令,鮮少直截了當地說出時間表。
美國與歐盟日前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城市邁阿密結束TTIP第11輪談判。美國首席談判代表達恩·馬拉尼23日在電話會議中說,歐美雙方已同意在所有領域加快談判。他強調,爭取在奧巴馬總統任期內完成TTIP談判非常重要,為此美歐將盡可能提高談判效率,加密磋商頻次,未來4個月進展尤為關鍵。
歐美官員聲稱本周雙方就TTIP涵蓋的幾乎所有領域進行了磋商。
然而,要在2016年底最終完成談判顯然不易。這一目標有諸多挑戰,其中包括國際投資爭端解決機制、數據跨境流動、監管合作等亟待破解的難題。
這場一直存有爭議的貿易談判中,一些敏感議題仍被擱置,如曾引起公眾反彈的“投資者與國家間爭端解決機制”(ISDS),雙方仍未決定是否將其納入TTIP。
美國政府一直堅持將這一機制納入談判範圍。在這一機制下,投資者與投資東道國發生爭議時,允許投資者將爭議提交國際仲裁機構裁定。然而,許多公眾擔心這一條款賦予跨國企業過大的影響力,乃至有損害一個國家主權和公眾利益的風險。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捍衛公眾利益組織”代表梅琳達·聖路易斯對新華社記者說,許多學者、官員和消費者組織擔憂的是它賦予了外國投資者一個特別的訴訟體系來解決爭端,卻不適用於國內投資者和公民,歐美提出的方案均未能消除這一擔憂。
迫於公眾的壓力,歐盟早在去初就擱置了TTIP中關於投資者保護條款的談判並展開公眾咨詢。上月,歐盟提出創建一個國際投資法庭和上訴機制來最終取代這一機制的新方案。雖然其規則被認為更透明,但卻引起美國商會強烈反對。美國商會歐洲事務副總裁瑪喬麗·喬林斯說,美國商界認為歐盟的新方案對外國投資的保護最多只能作為談判的起點。
數據跨境流動和隱私保護也是TTIP談判中難以繞開的敏感話題。美國國家安全局早已被指通過網絡和電話秘密監聽歐洲多國政要和民眾,引發軒然大波。歐盟最高司法機構歐洲法院本月初裁決歐美2000年簽署的關於數據自動交換的《安全港協議》無效。
這意味著美國網絡科技公司將在歐洲收集的一些公民數據送往美國,將受到法律限制,對臉書、谷歌、亞馬遜等互聯網巨頭影響甚大。喬林斯說,目前尚不清楚歐盟各成員國如何解讀歐洲法院的裁決,如在哪些例外情況下允許數據跨境傳輸,這給在歐洲運營的美國企業帶來了巨大不確定性。
喬林斯認為,美歐談判官員很快將就如何重啟和升級《安全港協議》展開磋商。而邁阿密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華金·羅伊說,歐洲的一些團體對美國共享敏感數據的政策和系統缺乏信任,這可能會成為未來拖延TTIP談判進程的敏感議題。
美歐雙方如何在談判中彌合監管方面的分歧,也將是一個挑戰。美國認為自己在金融監管方面比歐盟嚴格,擔心將金融監管納入TTIP後,可能弱化其國際金融危機後確立的金融監管法律。歐盟則認為自己在化學品、食品添加劑、轉基因作物等方面的安全規定比美國嚴格,擔心TTIP會降低這些行業標准。
當然,美方明確表示希望明年底之前完成TTIP談判的表態與以往的慣常做法有所不同,政治意願的強烈顯露無疑。如果完成談判,將產生一個涵蓋全球約40%經濟產出的自貿區,也勢必會對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產生影響。
歐盟首席談判代表伊格納西奧·加西亞·貝爾塞羅說,歐美談判代表本周相互交換了免除97%商品進口關稅的方案,但保留3%的敏感產品征稅事宜,以待最後階段協商。未來幾周,雙方將在此基礎上就關稅減讓繼續磋商。此外,雙方也討論了政府采購市場准入和汽車、紡織、機械工程等9個行業的監管合作及其他一些事項。
然而,即便是關稅減讓,談判也不乏挑戰。歐美之間曾在2014年2月首次交換關稅減讓方案,但當時歐盟提議立即取消85%的進口美國商品的關稅,而美國卻僅提議立即取消69%的進口歐盟商品的關稅,在歐盟引發強烈不滿。
羅伊認為,如果美歐希望在奧巴馬任內完成TTIP談判,雙方必須在明年4月之前達成全面協議,否則之後美國總統競選活動日益升溫,將不再適合就TTIP展開實質談判。美國談判官員曾用“加滿一箱汽油”的說法意指希望一鼓作氣在奧巴馬任內完成TTIP談判,而羅伊卻認為,“可能需要前往加油站三到四次”。
最後,即便TPP和TTIP的談判最終如期完成,也仍需通過其成員國的立法批准程序,這些有爭議的協定仍在引起持續不斷的反彈。而即便貿易協定最終成型,對於全球貿易規則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居多,也仍待利益相關者進一步觀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