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思念周总理:山河犹在 国泰民安

亚太日报

text

42年前,周总理走了。

他日理万机,“思考事物的周密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如电火行空”。

他把人民放在心里,把个人置之度外,把奉献当作信条,把回报抛到脑后。

他把一生全部的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他生命最后一息。他去世后,没有子女也没有财产,却有百万群众泪洒十里长街送别……

邓颖超和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一个已经成为不朽象征的名字,他的故事和精神在1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世世代代地传承,越发感动我们的心灵,成为照耀我们不断前行征程的指路明灯。

青年周恩来

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周恩来并不明白,伯父告诉他是因为“中华不振!”

在一次修身课上,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而周恩来却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月8日,是周总理逝世42周年,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位世纪伟人!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这是人们抬着周总理画像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1976年1月11日,首都百万群众,泪洒十里长街,极其沉痛地悼念敬爱的周总理。这是安放周总理遗体的灵车通过天安门。新华社记者刘少山 摄

当年送你的十里长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荣。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这盛世,如你所愿。

2018年1月1日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这是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任务后,首次举行的升旗仪式。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摄

2018年1月1日晨,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群众观看新年第一次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这是2017年3月5日拍摄的北京天安门城楼和长安街。新华社记者张铖 摄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同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新华社发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

(来源:亚太日报综合新华社、中青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