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銀行理財新規將出:禁投股票 計提風險準備金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消息人士透露,最新版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已下發至各家銀行,相較於2014年12月下發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意見徵求稿)》,有不小的調整。

據《徵求意見稿》,對銀行理財業務分類管理,禁止發行分級產品;銀行理財業務進行限制性投資,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本行信貸資產及其受(收)益權,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本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除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之外的證券投資基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境內上市公司公開或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權,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非上市企業股權及其受(收)益權。並作出杠杆控制,要求每只理財產品的總資產不得超過該理財產品淨資產的140%。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銀行理財資金監管新規將出,反映了監管層金融降杠杆的政策意圖,也意味著監管層通過貨幣寬鬆主動引導短端資金利率的概率大幅下降。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新規在多個方面收緊了對銀行理財的限制,此舉可能會對股市資金流入在短期內形成利空。但是考慮到基礎類銀行的客觀情況,這部分資金量並不會太大。此外,叫停分級產品也限制了不同風險偏好的客戶通過選擇不同優先順序份額的方式參加權益類產品的投資。

禁止非標理財對接券商資管

《徵求意見稿》對銀行理財業務進行了限制性投資的安排,要求所投資的特定目的載體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符合銀監會關於銀信理財合作業務相關監管規定的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投資計劃除外。

中信建投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榮稱,由於信託的容量有限,預計非標資產規模將再次下降。本年內理財業務發展困境顯而易見,負債端成本難以較快下降而資產端投資收益率難以提高,而今又從資質、業務類型、投向上給出更嚴格的監管,勢必降低銀行理財業務規模及銀行的價差收益。

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指出,多層嵌套的模式雖然較為常見,但可能導致較高的杠杆率且監管難度較大,因此鼓勵銀行發行一對一的非標產品。“就整體影響來看,由於目前市場上採用多層嵌套的產品數量較大,銀監會肯定不會採用一刀切的方式來增大市場流動性風險。因此處理方式估計仍然是存量不納入監管範圍,而是嚴控增量的做法。”

銀行理財計提風險準備金

《徵求意見稿》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建立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管理制度。除結構性理財產品外的預期收益率型產品,按其產品管理費收入的50%計提;淨值型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和其他理財產品,按其產品管理費收入的10%計提。風險準備金餘額達到理財產品餘額的1%時可以不再提取;風險準備金使用後低於理財產品餘額1%的,商業銀行應當繼續提取,直至達到理財產品餘額的1%。

不過,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可以投資於銀行存款、國債、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券以及銀監會規定的其他資產,產生的利息收入和投資損益應當納入風險準備金。

民生證券固收研究組負責人李奇霖認為,考慮到淨值類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更低,監管層引導淨值類理財產品意圖明顯。此外,風險準備金或會按不同資產類型分類徵收。

李奇霖指出,未來的銀行理財監管新規或使資產荒情形加劇,受監管影響較小的銀行委外相對受益。此外,銀行可以通過多策略委外(開一部分權益類倉位)投資權益市場,委外業務將迎來井噴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