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政府延续了“内病外治”的做法,对自身内部日益严重的体制性问题视而不见,试图通过打压中国来阻止美国的衰落,甚至希望与其他国家结成遏制中国的联盟。但各国的利益诉求和对外部威胁的看法各不相同,长期稳定的“反华联盟”难以实现。
作 者:
何君尧 香港立法会议员
丁煌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共同发起人
过去20年里,有很多关于“美国衰落”的讨论。由于新兴大国的崛起,美国的“相对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共识。例如,中国经济总量预计将在2028年前后超过美国。但真正导致美国“绝对衰落”的根源,在于美国自身的权力基础。
回顾罗马帝国的衰亡史,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国家绝对衰落的原因。罗马帝国就是在社会、经济和制度方面经历了绝对的衰落,使它无力抵御外来入侵。一些学者将罗马的衰落归咎于它的过度扩张,伤害了自身的经济发展。
如今,美国一些媒体和政界人士正在夸大来自中国的“威胁”。他们把中美关系理解为一场零和博弈,认为只要阻止美国的相对衰落,就可以帮助其维持霸权地位。但事实是,削弱中国的企图并不会让美国受益。
图片来源:东方IC
不论是特朗普还是现任总统拜登,他们都没搞清楚“病根”在何处,当然也就没法对症下药。引入体制改革以加强美国的治理体系,是阻止美国绝对衰落的唯一有效途径。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中美“脱钩”的成本可能超过收益。
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 (Niall Ferguson) 在《大退化:制度如何衰败以及经济如何衰亡》一书中谈到,美国政府向子孙后代大量借债,打破了代际契约;过于复杂的监管扭曲了经济政治进程,破坏了自由市场;法治已异化成了“律师之治”;“公民社会”体系也逐渐退化,越来越多的人出于惰性,过于依靠政府来保护自身的个性和自由。
这部著作问世10年来,书中的这些负面情况不但未见好转,反而变得更糟。
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否决政治”和党派分化现象充斥国会。严重的两极分化导致国会内部僵局频现,更难通过有效的法律来解决美国的国内社会经济问题。党派之争的死灰复燃,让美国民众对国家制度失去信心。此外,特朗普抗疫政策不力,国会却未能提出质疑,导致了更多人死亡。
特朗普还让美国内部许多其他根深蒂固的问题愈演愈烈,比如巨额债务、缺乏有效的选举后问责制度、富豪统治和任人唯亲、军工复合体的影响、经济不平等、种族主义、文明修养和方向感的丧失等。
一些人认为,特朗普的崛起意味着美国实力的长期衰落正在加速。在外部,特朗普推行单边主义,对中国采取敌对政策,令多边合作解决跨国问题变得更加艰难。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特朗普下台后,现任的拜登政府依然没有启动体制改革以阻止美国的衰落,而是继续打压中国,并试图说服其盟友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盟来联手遏制中国。然而,无论美国及其盟友如何定义他们的所谓“集体利益”,要把这些利益诉求不同的国家团结在“遏制中国”的大旗下,难度非常大,因为各国对外部威胁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
例如,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技术出口国,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另外中日经济关系也十分牢固。在对华经济合作方面,德国和日本都是既得利益着,因此他们都希望至少维持与中国相互依存的经济现状。中日之间的领土和历史问题影响了日本对“中国威胁”的看法,但德国不存在这个问题。中国的大多数邻国都希望在美国的安全保障和中国的经济联系之间取得平衡。此外不要忘了,中国还为巩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关系付出了巨大努力。
综上所述,美国很难形成一个持久的联盟来遏制中国。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中国采取敌对政策将招致中国人民的反感。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多达98%的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表示信任。因此,妄图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割裂开来是行不通的。
结成反华联盟的“好处”与风险值得美国好好权衡。在一些可预见的情况下,中美因台湾和南海问题而引发的紧张和对抗,可能导致“擦枪走火”。双方都需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军事对抗。
在复杂的国际问题上,美国需要同其他大国进行合作。作为碳排放大国,中国在碳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应对疫情、打击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完善网络治理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等方面,美国也需要同中国合作。
低效的政府让美国民众的愤怒和沮丧情绪加重,这为特朗普2016年入主白宫提供了足够的政治支持。而特朗普的领导风格极具煽动性,让民众的怒火越烧越旺,加剧了美国的体制问题。即使在特朗普下台后,政治两极分化和民众对社会经济的不满仍将继续。因此,拜登应优先进行制度改革。试图通过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来阻止美国的衰落的想法,无异于歪理邪说。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