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商会华南分会总经理法兰西女士
美国学者马立安
深圳市福田夜景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创造了发展史上的奇迹。新时代,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各国友人,被深圳的魅力和活力所吸引,也从深圳的开放和创新中受益。他们通过环球资讯广播讲述着自己感受到的深圳吸引力。
在深圳生活了25年的美国学者马立安女士用流利的中文向记者讲述自己的观察。作为一位社会学研究者,谈及近年来尤其是这五年身边的变化,马立安注意到,身边年轻人的学历越来越高了,“马立安:经济转型后的年轻人现在是大学毕业生多,而不是像原来打工者多。因为原来深圳工厂多,主要的劳动力是基础教育,所以(年龄)挺小的,或者是高中毕业后过来。但现在,因为经济的转型,能过来深圳找工作的,基本上都需要大学文凭的。
记者:文化层次、教育程度高了是吗?
马立安:高很多!”
一组数字也和马立安的观察相互印证。统计显示,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3岁,就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例超86%。数字背后的深圳,不仅被称为中国“最青春”、“最拼”的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标语,也让马立安觉得既暖心又写实。
今年9月,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致辞时介绍,目前,深圳全市人才总量超过60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1.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4万人。
在美国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的马立安1995年从休斯敦来到中国。完成博士论文后,她就来到了深圳。她说:“来深圳的人都是想做事情,想挑战自己,好奇自己能做多大的贡献,深圳这种完全开放的社会氛围是很有吸引力的。”
深圳的吸引力,还源于平均每平方公里有8.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7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的创新实力。
已在深圳工作生活了八年的美国小伙凯文,在这里开办了自己的公司。深圳在他眼里,是一座科技创新之城,“我来深圳,是因为它是科技创新之城,我之前就听说过‘华强北’觉得很激动,想看看它到底有多酷。人们说在那里能找到下一个项目的灵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还明确规定,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提供便利;支持探索建立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放宽境外人员(不包括医疗卫生人员)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限制;进一步放宽前沿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等。
目前深圳已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万多家。来自法国的现任中国欧盟商会华南分会总经理法兰西女士14年前来到深圳。她说:“深圳曾经是一个村庄,自从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就非常迅速。同时,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深圳也逐步成为现在人们所熟知的世界级城市。
对于深圳的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她有着自己的感受与观察,“由于这里有许多创新者在发展、有金融创业的加速器,这些都构成深圳初创公司发展的关键。一些跨国公司也看中了这些企业创造创新的能力。”
截至今年9月底,深圳累计商事主体348.1万户。在8月新登记的商事主体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去年同期相比都有大幅增长。
今年,中国的《外商投资法》开始施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法兰西女士认为,这为在中国、在深圳做生意的外企提供了更好的环境,“现在相关法律更加明确、完善,许多新的法律法规也有详尽的司法解释。这使得企业运作时更加安心。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在监管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深圳年度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587倍,外贸出口总额连续27年蝉联中国第一。中国欧盟商会华南分会总经理法兰西女士也希望,更多的外资企业能够来到深圳,和深圳共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