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駐喀布爾記者陳杉 陳漢琪】英國駐阿富汗部隊26日向阿富汗軍隊移交最後一處軍事基地,自此英軍在阿長達13年的軍事行動宣告結束。此番撤軍,像面鏡子,映照出阿富汗未來可能面臨的種種困境。
英國自2001年阿富汗戰爭打響後便向阿派出部隊,並於2006年起同美軍一起駐守赫爾曼德省等反政府武裝活動最頻繁的地區。論駐軍與陣亡人數,英軍皆緊隨美國之後。此外,英國還向阿富汗提供各類軍事、技術和資金援助。
在阿富汗事務中,英國向來唯美國馬首是瞻,是駐阿北約聯軍的“二當家。英國的撤軍一方面是配合美國對阿戰略調整這一佈局,另一方面也可視為是美軍撤離後阿富汗命運的“先兆。
駐阿北約聯軍西南地區總部副官、英軍官員湯姆森說,阿富汗安全部隊對接手防務已經做了充足準備。英美的移交工作是“負責任和有條理的。
但此話難以服眾。此次英軍移交基地所在的赫爾曼德省,就是典型反例。今年以來,該省安全局勢急轉直下。塔利班武裝不再使用“炸了就走的襲擊戰術,而是通過正面交戰和佔據據點等方式同阿富汗軍警展開對峙。行動規模雖不如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伊拉克那樣轟轟烈烈,但雙方交火狀態的“質變卻是一種警告。除南部外,阿富汗首都和原本平靜的東北部也都在恐怖陰霾之下。
另外,毒品種植與交易這一阿富汗老大難問題仍是禍根難除。聯合國報告顯示,2013年阿富汗毒品種植面積再創新高,產值高達30億美元,而赫爾曼德省恰是阿富汗罌粟種植面積最大的省份。一隅以見全國,過去13年,美英在安全和毒品打擊上投入最多,但即便是其在親自把守之地,情勢非但不見好轉,反而陷入越來越糟的窘境。
不過,雖然戰鬥任務結束,但英國還會繼續保留一部分軍事人員,幫助阿富汗軍警訓練和為戰鬥任務提供建議。這一做法也是與美國2014年後阿富汗戰略相應相合:不再為阿富汗安全流血,但通過駐留軍事人員保留對阿富汗的戰略影響力。
對美英的“心思,阿富汗政府早有察覺,前總統卡爾扎伊強硬拒絕簽署新的合作協議,而新上任總統阿什拉伕·加尼雖然簽署了協議,但上任以來同沙特阿拉伯、印度等國互動密切,並將正式出訪的首站放在中國。這些舉動被廣泛解讀為:阿富汗新領導人將更多尋求地區支持,以減少對美英等西方國家的依賴。
卡爾扎伊卸任時,對美國並無感激之言,反而直指其是阿富汗和平的絆腳石。此番英軍撤離,除英方官員大談特談“犧牲與“奉獻,阿方倒顯得異常沉默。
最後,還是赫爾曼省省長出來打了圓場:“我們當然感激英國在過去13年裏做的貢獻。但現在(赫爾曼德省)安全局勢並不樂觀,我們的前路會非常艱難。我們會面臨阿富汗要面臨的問題。
阿富汗將面臨什么樣的問題?一言蔽之,大概就是外來戶要走,但活兒還沒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