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岡暴動”70週年殉難中國勞工慰靈儀式在日舉行

亞太日報

text

6月30日,在日本秋田縣大館市,倖存中國勞工張廣勳(左)攜孫子張得明向遇難同胞獻花。亞太日報記者馮武勇攝

【亞太日報駐東京記者馮武勇】日本秋田縣大館市30日上午在當地十瀨野公園墓地舉行慰靈儀式,悼念70年前在“花岡暴動”中遇難的中國勞工。

追悼儀式在悽婉的哀樂聲中進行,耄耋之年的倖存中國勞工張廣勳及多名中國勞工遺屬、中國紅十字會及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代表、秋田縣政府官員和日本各界友好人士等200多人出席。

花岡受難者聯誼會成員王敬欣代表中國勞工遺屬發言說,1945年6月30日發生在這裡的“花岡暴動”雖然被殘暴鎮壓,但此舉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人寧死不屈的反抗精神,維護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尊嚴,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兇殘壓榨、野蠻奴役中國勞工的殘酷事實和血腥鎮壓勞工的罪行。

6月30日,在日本秋田縣大館市,倖存中國勞工張廣勳在慰靈儀式上向遇難同胞致哀。亞太日報記者馮武勇攝

為追究日本政府責任,6月26日,張廣勳、王敬欣等人在大阪正式起訴日本政府,要求謝罪和賠償。“鬥爭還在繼續,我們要用最終的勝利來告慰先烈的英靈,”王敬欣說。

“花岡暴動”發生時還是少年的張廣勳是還在世的個別倖存者之一。這是他第五次前來大館參加追悼活動。張廣勳在親朋攙扶下,艱難地走到公園墓地矗立的“中國殉難烈士慰靈碑”前致哀。

今年4月新當選的大館市市長福原淳嗣代表當地政府和民眾在慰靈碑前供奉了中國勞工429名死難者的名單。他在致悼詞時說,當年,在花岡的中國勞工中,147人因殘酷勞動和悲慘遭遇去世,282人在爭取自由和尊嚴的起義中遇難,導致花岡事件的非人道行為絕對不能容許,“為了不再犯過去的錯誤,要以史為鑒”。

6月30日,在日本秋田縣大館市,大館市市長福原淳嗣在中國殉難烈士慰靈碑前致悼詞。亞太日報記者馮武勇攝

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郝林娜致悼文說,中國勞工在花岡的這段悲慘歷史深刻反映出日本軍國主義者的野蠻殘暴罪行,中日兩國人民作為戰爭的受害者,不能忘卻過去悲慘的歷史,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

上百名來自日本各地的和平人士也參加了慰靈儀式。來自東日本鐵道公司的一名年輕職員告訴記者,說到戰爭,日本人一般只知道廣島、長崎原爆等受害歷史。“花岡暴動”作為發生在日本本土的加害歷史,應該讓更多日本人了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