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印度迎来第70个独立日。英国《金融时报》16日刊文并通过一系列数据的梳理,描绘出这个南亚大国70年来的成长轨迹。
在经济方面, 到1990年代初经济自由化之前,“印度式增长率”一直为3.5%——如今已加快至强劲的6.5%。储蓄率——在独立时不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如今已达到约30%。印度人口中受赡养者与劳动者之比有所降低。文章分析称,印度经济活力的很大一部分源于储蓄被引导至生产性使用。尽管这些变化中有一些是显著的,但从印度的潜能来衡量,它们还不到位。
在政治制度方面, 尽管印度拥有政治学家所称的“输入民主”,但就所有实际目的而言,印度在“输出民主”方面较为薄弱。体现这一点很好的例子是: 少数族裔、穷人或者低种姓的人找当地警察局求助往往无果。 公众对于政府机构的信任度很低,这也表现在投票人数不断减少以及逃税方面。政府能力虚弱,重建制度是印度政府一项迫切的优先任务。
而在外交方面, 报道援引新加坡学者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的话称, 印度的外交气质是“任性的”。 印度在国际关系中的相对不成熟,与国家的年轻有关,印度独立还不到四代人的时间,其表现体现出一个正在寻找自己在世界上位置的年轻国家的特点。
在文化方面, 文章指出艺术和文学往往是重大社会和经济变化的先行指标,而印度蓬勃发展的电影行业很好地捕捉到民族叙事的变化。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大片往往与社会问题和人民对改变的渴望有关;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电影,往往体现出年轻人对“体制”的失望;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民众的抱负亦反映在有关城市中产阶级和印度外籍人士生活的电影中。
《金融时报》还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数据对比,展示出印度70年来的成长与变化。
印度已成经济大国: 刚独立时,印度的经济总量约为美国的15%。如今印度的经济总量已相当于美国的一半左右——以“购买力平价”计算,自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便超过了德国和日本,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本文图表均来自英国《金融时报》
生活水平: 然而印度人均产值仅约为美国的10%,即使几十年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但仍未脱离贫困。
人口和城市: 目前印度的人口约为刚刚独立时的3.5倍,预计到21世纪20年代末,印度将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经济和人口发展史上,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在英国这一时刻发生于1851年人口普查,美国到了1920年才实现。联合国(UN)预计,印度要到21世纪中叶方能实现这一目标。
从人口结构上看,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年轻的人口之一,年龄中位数只有28岁。相比之下,中国人的年龄中位数是37岁,俄罗斯是39岁,加拿大是42岁,德国是47岁。
预期寿命和健康状况: 印巴分治之初,印度人口预期寿命仅为32岁。过去70年,印度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印度次大陆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现在至少翻了一番,为68岁。但印度仍然存在诸多挑战。虽然婴幼儿的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仍旧很高。
印度(每1000个活产儿中就有38个婴儿死亡)和巴基斯坦(66个)仍然是亚洲新生儿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和所有日渐富裕的国家一样,这三个国家也在和一些非传染性疾病作斗争,如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
通讯: 印巴分治初期,印度3.5亿人口只有8.4万条电话线。70年过去了,亚洲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移动通讯市场之一,成为位居中国之后的第二大手机市场。到2020年,印度有望和中国一样拥有超过10亿手机用户。如今,印度的手机普及率约为每百人80部。
教育: 在文化教育上,印度在2015年将全民识字率从1951年的16%提升至72%。然而挑战仍然存在。教学仍然偏重死记硬背的方式,且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仍然低于男性。
为了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中各自承诺的目标,南亚国家近年来纷纷在教育上加大投入。印度次大陆国家已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教育上做出改进。在上个十年中,印度和孟加拉国的这个比例也分别上升了一倍。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