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边开放合作中的三个突出问题

光明日报

text

【亞太日報訊】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发布,“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推进阶段。“一带一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中应抓住关键和重点,集中突破,以期事半功倍。

中国沿边开放合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沿边开放合作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突出问题:

边贸区经济功能单一,层次不高。 中国沿边的开放合作基本以边境贸易为主(其中以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为主),缺乏投资、生产等功能,对外经济合作比较滞后。这种情况下,边境商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但边境投资与生产的发展未得到有效推动,导致商品贸易层次较低,缺乏规模和品牌。当下,许多边境省份提出或正在建立边境贸易区(城)或跨境经济合作区,这是推进与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但缺乏规范政策,存在重复准备、无序规划现象。

与总体开放战略结合较弱,缺乏腹地经济支撑。 中国沿边的传统边贸功能对地域范围、主体资格和贸易业态都有严格的规定,并实施针对性管理,有效打击了走私及偷税漏税等犯罪行为。但是,管理模式缺乏兼容性使沿边地区的开放与中国的总体开放处于割裂状态,一方面,使沿边地区无法有效利用腹地经济作支撑,既导致贸易层次提升困难,又造成难以发展投资、生产等;另一方面,也难以充分发挥沿边地区的地缘优势,不利于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

边贸优势弱化,纵深扩展难度加大。 中国沿边的边境贸易距离近的先天优势,被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弱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如中国与东盟),以及周边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推进(如俄白哈关税联盟),使边贸关税减免优惠政策支持力度弱化;二是一般贸易便利化程度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快速通关和规模化交易变得更具竞争力,边贸的就近贸易优势弱化;三是发达地区建设自由贸易区实施更具吸引力的开放政策,也使传统边贸区相对非边境省份的吸引力下降。这种弱化使得沿边地区开展投资与生产等活动的难度更大,严重限制了沿边地区的经济繁荣以及对外开放与合作。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罗来军 原標題:沿边开放合作:为“一带一路”筑就战略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