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共同參與青少年精神疾病治療事半功倍

文匯報

text

【亞太日報訊】國內首個以患者父母為主要對象的臨床團體干預項目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建立互相支持的小組網絡,幫助精神疾病患者的父母學習相關疾病知識,學會識別、管理與應對精神疾病相關的“病恥感”,可以提高父母心理健康水平,進而增加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減輕癥狀并提高康復水平。

10月14日在上海召開的“減少精神疾病‘病恥感’:研究和政策”研討會上,項目負責人、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程文紅介紹說,青少年患有精神疾病,其“病恥感”體驗會比較明顯,他們會害怕同學老師知道病情后歧視自己,不敢上學和自卑。周圍的異樣眼光,也會造成極大壓力,阻礙了他們正常就醫。基于此,程文紅團隊開展了針對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病恥感”體驗的項目。

來自一些國家的研究發現,“病恥感”越大的社會,自殺率也越高。一項27個國家的聯合調查顯示,47%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朋友交往中受到歧視,43%感受到被家人歧視,58%在找工作或工作時受到歧視,27%在戀愛中受到歧視。

據了解,世界精神病學會的全球精神疾病恥感干預項目于1996年開展以來,全球有20余個國家在統一指南的范疇內,結合各自的文化、資源和現狀,開展了眾多富有特點的干預項目,同時也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程文紅介紹說,該項目組在過去的一年里,共招募了130名12-18歲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父母入組,分成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家屬以10人為一組,參加一周一次90分鐘的“團體干預”活動,內容包括疾病相關知識心理教育、癥狀與改變、“病恥感”及影響模式、覺察與應對內化的“病恥感”、今后應對計劃等。對照組患者在接受常規治療外,家長不參加針對“病恥感”干預的團體小組輔導。

與未干預的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經團體“病恥感”干預后,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庭對臨床治療的依從性比非干預組提高一倍。與此同時,干預組患者家庭關系比較和諧,家庭更加積極投入日常娛樂活動,對偏見的認同感、敏感性或過于關注性減少,對精神分裂癥診治知識增加。

程文紅強調說,通過服藥和治療,有三分之二的精神疾病患者是能控制的,其中更有一半患者能正常工作學習生活。本研究項目的結果,進一步證明只有正確認識精神疾病,越早治療、越早控制,才能使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重新走入社會,獲得新生。

“病恥感”,是指由于其他人的認知、態度、行為,導致患者或家屬體驗羞恥感、喪失社會信譽或社會價值。“病恥感”的形成與無知、偏見、歧視有關,被認為是阻礙精神疾病康復的一個重要因素。

英文中“stigma”源自希臘語,譯為恥感。原意是給罪犯烙印。在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帶有恥感的事物有所不同,但與精神疾病相關的恥感,存在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病恥感”針對幾乎所有的精神疾病及其與之相關的一切:精神疾病患者、患者家屬和朋友、精神科的機構以及精神科的治療等。而其中又以針對精神分裂癥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