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尖子生選擇赴京讀歷史:以史為鑒“盡力了解內地”

明報

text

林詠莎。圖/《明報》

【亞太日報訊】“成績好,也不一定要讀熱門科目”,香港聖保羅男女中學應屆畢業生林詠莎,在今年的文憑試考獲13星的佳績。不過,與多數尖子紛紛入讀醫學、法律或負笈海外不同,林詠莎選擇去北京大學讀歷史。

據香港《明報》報道,林詠莎在今年的“香港高考”——文憑試中考獲6科5**及1科5*佳績,而其中一門選修課就是中史科。她參加了校長推薦計劃,主要靠個人陳述及校內成績爭取得北京大學歷史系學位名額。

林詠莎認為讀中史除全面了解自己國族外,對現實生活也有借鑑意義。她相信如今兩地所面對的矛盾是歷史、文化與政策造就,與種族無關。她說,到北大後她不會戴有色眼鏡,而會盡力了解內地。

選擇北大,林詠莎指除了該校有豐富資源及獨特的文化氛圍外,北大本身亦在很多歷史事件,如五四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明報》報道稱,林詠莎對中史的喜愛源於幼時從歷史故事體味古人的仙風道骨、俠義精神;年紀稍長時,她又被武俠小說的時代背景吸引,加上中學開始有系統地學中史,她體會到歷史發展的因果,如小說《天龍八部》中,宋朝面臨的外患其實源於後唐時期割讓了燕雲十六州,失去長城庇護,最終滅亡,“原來前朝舉措會對後代造成深遠影響,其實很有趣和奇妙”。

為香港中學“中史科”感到可惜

林詠莎今年獲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舉辦的青年史學家獎,既開心也無奈。她直言羨慕理科同學,因常有比賽及活動,中史活動就少之又少。她為中史科感可惜,“明明是重要科目卻被人忽略”。她說,讀歷史或“錢途無亮”,但她表示不求富貴,“寧願善用大學4年學習心儀學科,都好過為前途勉強自己”,希望大學畢業後可繼續研習歷史,做學者或教育工作,為歷史傳承出力。

她補充說道,中學同學中僅6人高中時選修中史,在不少學校停開中史科下,她所在學校仍肯開科,十分難得。港大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何漢權指出,中史科嚴重萎縮,認為教育局長應將中史列作高中必修科,又呼籲學校盡量協調資源,為有興趣的學生開設中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