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薪停工的电影人,下个月你还得起花呗吗?

界面新闻

text

文 | 吕世明

“如果疫情结束后,物业向我们旗下影城催租,感觉大部分影城都要关门了。”

疫情攻坚战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但它的影响却在逐步加大,某院线总经理和拍sir透露(其实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大部分影城已经难以熬过鼠年的春天。

仅仅一个多月,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便已经波及到国内多个行业,很大一批企业已经扛不住而纷纷倒闭,这其中更多是对现金流倚重较大的企业为主,影视行业首当其冲。

除了媒体之前报道的像聚合影联、K歌之王和一些影视文娱公司之外,据悉其他一些类似的公司也出现了停薪、减薪和暂缓发放工资的现象,甚至结算清盘、宣布破产也不再少数。

疫情当前,减薪似乎成为普遍现象,在目前我们到底应该去做些什么?

影视行业全面停工,减薪、清盘、结业

一个月前,大家对于本次疫情对内地电影春节档的影响,最悲观的估计也就是减产30%左右,但目前的情况看起来,可能有30%左右的影视行业要关门大吉了。

即便是一些这两年情况不错的影视公司,减薪也似乎成为大家在今年春节档一个特殊的应对政策,这个举动也有逐步蔓延开来的趋势。

“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这场风暴中全身而退,其实像我们影管公司的情况要好很多,咱们领导体恤我们,今年春节的工资是照发了,但绩效和奖金是甭想了,比起往年的春节档,收入肯定是大打折扣。”

经过多番问询和对比之后,整体来看,本次疫情对院线、影管公司和一些职能部门、包括第三方和相关产品提供方影响相对较小,其员工薪酬待遇基本可以保障,但后续市场的情况不明,其领导和员工也都未来表示更多的谨慎和担忧。

“我们是开了半薪,因为公司状况这一两不佳,暂时能够维系我们的运营以及不错了,但毕竟今年仍然有重点项目需要操作。看起来领导和区总的意思是让我们有魄力和耐心和公司一起休戚与共。”

当问询到区域发行的时候,情况就不太乐观了,大部分的区域发行在这个春节前前,都会出现减薪和暂缓发薪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公司要等待北京公司上班后才有结果。

影响力和冲击力最大的毫无疑问是影城,几乎所有的影城均处于等消息状态,无论是何时复工,还是什么时候开支,都要等上级影管院线的消息,这个假期对于电影院而言,是非常的冰凉的。

同时,像在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宣发公司和后期公司,大家的情况不完全相同,这其中更多是要看这些公司去年的业绩来衡量,毕竟这些公司都要一个完整的计划体现,还都不会因为一两月的影城歇业而对其形成致密打击,但也都要需要等待隔离期结束才有希望逐步分批复工。

复工期难定,行业自救举步维艰,老板员工皆困难

虽然从目前来看,疫情的情况有所好转,但必须要承认,即便所有行业都开始复工,电影院也有可能是最后一个正常营业的场所,且这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步骤,如果本次疫情在3月底结束,那时像餐饮、购物和短途旅行都有一个小幅度的爆发消费,但影城、影视基地和其他一些影视公司的情况就不太乐观了。

根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有可能最早要在4月初才能开始,这可能是大部分人员聚集场所能够正常营业的时间,换句话说,复工至少还需要40天左右。

▲北京重庆电影协会减免租金公开函(节选)

横店在2月10日发布《关于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影视企业(剧组)安全有序复工的指导意见》,为剧组在横店影视城的有序复工做准备,同时对拍摄用户给予减免一些费用,对群演演员一定的住宿补贴。

但这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影视基地和剧组的危机,同时北京、重庆和其他一些地区的电影协会也发布公开函,希望物业公司能够给予影城第一季度租金减免的优惠。

但在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一些国企和类似像万达、红星美凯龙和其他的地产大佬,更多物业公司对在短期内给予明确的免租条例不算乐观,因此疫情仍然是对影视公司的影响最为巨大,且在短期内难以弥补,

其实可以这样预想,普遍具有人文关怀色彩的影视公司在目前短期内不会辞退员工,但疫情结束后如果公司仍然没有变化和进展,解散几乎是大部分影视公司的选择。

目前的一些企业的自救行为来看,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小中微企业等等,他们即便不是因为疫情的影响,也会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对人员进行裁撤,新潮传媒的CEO张继学便表示,目前其公司裁撤500人,是出于公司发展的考虑,更多是一种末尾淘汰机制,有时候蹲下是为了更好的起跳。

看起来很潇洒、很随意的90后,表面上对于工作和稳定的薪酬并不是特别在意,但实际上,大部分90后都有大量的欠款,无论是信用卡还是“花呗”,一旦失业,并在短期内无法重新工作,对于大家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恰巧影视公司大部分的从业人员有都是以90后为主,对于本次疫情后续会否造成离职和待业,很多青年人还是非常在意和谨慎的,虽然对于他们后续的工作和晋升机会仍然很多,最好和最无奈的看法,可能也就是一次波及到所有人的疫情,会他们人生中一次难得学习和历练机会。

其实比起普通员工,老板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毕竟他们需要支付巨额的房租和一些费用,还有和自己打拼员工的薪酬,在疫情前后,贸然开除员工多少有点难尽人情,毕竟如果将来行业恢复,想再聚拢人才,所要承担的费用和风险会更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影视行业一直都在呼唤政策来扶持,不过仍然在短期内收效甚微,如果说前两年的行业寒冬是在打击某些公司,那么今年疫情则对一些发际较好的公司形成了更大的毁灭性打击。

疫情之后,影视公司亟待提升凝聚力

所有中国电影人假期都应该想明白一个事情,为什么只是停工两三个月,便对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不可逆的毁灭性打击,大家经历十余年建立的中国电影产业居然这样脆弱。

当然,本次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电影行业,但又必须看到,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一些行业恢复速度都会好很多,其实部分中小微企事业即便没有此次疫情的影响,在近几年因为网络的冲击,大家的日子也都过得不那么舒坦。

十七年前的非典,虽然对于一些行业造成了损失,但几乎大部分职员都会坚守阵地,愿意和企业共存亡,这里除了早年间的六七零和部分八零后会抱着“以厂为家”的心态之外,当时的企业都具有一定的凝聚力。

“我们对于形势的估计太过乐观了,最初只是考虑到损失10-20%,但没有预想到是全盘皆输,如果这次有一个好的预警机制的话,我想我们损失不会太多。”

和一位院线朋友聊到今年疫情对于大家的影响和警示,拍sir发现虽然这些年中国电影各方面成长的速度很快,猫眼和淘票票也在数据方面有不断的深入挖掘,其他一些数据平台对于电影市场的研究也在各个方面都有进步,但仍然缺少行业的风险评测机制。

也许快速的发展掩盖了一些问题,我们只能看发展有利的一面,却极少去注意到问题和缺点,目前好莱坞已经逐步开始使用大数据去推演和计算一些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开绿灯变得逐步困难起来。

同时,内地很多影视公司都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做了一两个好项目之后,极难在后续周期内有一个稳定成长周期,很多影视公司甚至会出现较大的断档和难以维系的状况。

这些都会极大的影响到员工的信心,如果连一个基层员工都对公司的发展持怀疑态度,这个公司的凝聚力自然会逐步的下降。

当然,这次的疫情的前前后后,如果有影视公司能够有幸存活下来,那么留下来的员工势必是对公司有绝对强的信心,能否更有效和有深度的挖掘他们的潜力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即便在当下,内地影视行业人才缺口还是有的,在疫情的前前后后,我们都会有担心、有顾及,但又必须看到,在行业回暖之后,我们仍然需要相当多的影城方面的人才做各方面的服务和工作,这里暨需要影视公司的管理者给予员工强烈的信心,同样也需要员工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和公司休戚与共。

非典之后,中国除了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之外,很少出现牵动全体国民的重大事件,没有人可以完全脱离这次风暴,每一位电影从业者,包括每一位影迷观众,都应该在这次风暴中,更好的认识到自己、认识到中国电影的不易和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