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父亲割肝救子:只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中国新闻网

text

手术中。安医大一附院供图

中新网合肥5月28日电 (董雪梦 张强)5月27日,刚刚做完肝脏移植手术的孙玉(父亲,化名)父子躺在相邻的ICU病床,牵手凝望。就在前一天,为了延续孩子的生命,50岁的父亲选择用自己的肝脏为年仅14岁的孩子“续命”。

孙小祥(儿子,化名)出生在安徽亳州一个贫困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因为患有先天性脊柱裂,从小在医院住院成了家常便饭。家人从没想过放弃,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里几乎借遍了周围的亲戚邻居。

2年前,小祥突然开始呕血,在基层医院对症治疗后依然会反复发作,后来被诊断为肝硬化。家人到处求医,始终没有合适的治疗方案。今年年后,小祥病情突然恶化,几乎每隔20多天就会有一次消化道大出血,每次出血都可能危及生命。疫情之下,给孩子看病之路更加艰难,过年之后家人在亳州、北京等地辗转,3月份来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肝移植可以彻底治疗肝硬化,术后供体和受体肝脏都可以生长到正常状态。”安医大一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赵红川说。但要移植,首先要解决的是肝源问题,是等待符合配型的肝脏捐献还是由亲属捐献做活体肝移植?

手术后,张玉(化名)父子俩牵手凝望。安医大一附院供图

“等别人捐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孩子等不及。”孙玉和妻子都决定,用自己的肝脏为孩子做移植,但是这个时候两人却有了分歧。孙玉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妻子觉得应该由自己给孩子捐肝。但孙玉认为妻子身体不好,自己才是捐肝的合适人选。最后,两人都做了匹配检查,由于妻子身体条件不允许,最终还是由孙玉给孩子捐肝。

“不担心以后的生活,钱没了可以再挣,孩子的健康最重要。”躺在病床上的孙玉很乐观。生活中的孙玉不喜欢说太多话,这一次为了安慰小祥,展现出如山父爱温情的一面。“我的身体没什么问题,我也不怕,只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妈妈为了弟弟眼泪都哭干了。”张小祥的姐姐说,“知道爸爸捐肝的决定,每天都在担心,还是选择支持他们。手术的时候一直很紧张,生怕有意外。爸爸苏醒后疼得满脸都是汗,特别心疼。手术非常成功,特别感谢这里的医生,给我们家创造了奇迹。未来只希望家人都健健康康,能平静地过正常的生活,就够了。”

据赵红川介绍,器官移植是生死手术,也是救命手术,仅这三天,医院就完成了三例肝移植,两例是捐献,一例是活体肝移植。活体肝移植技术难度更大、手术风险更高,是考验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操作。术中既要保证供体安全,又要保证受体肝脏“够用”。

器官移植团队经过前期细致评估,历时13个小时手术,最终完成了父亲救子的心愿,也让张小祥有了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赵红川主任介绍,2003年,安徽省第一例活体肝移植手术也是在该院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