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兩維度看沙特外交之變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張遠 邵傑)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近日造訪埃及、土耳其,這是沙特今年展開的新一輪外交活動。

分析人士指出,薩勒曼即位以來,沙特對外政策調整明顯。一方面,沙特直接展開或參與軍事行動,高調政治發聲,與域內什葉派勢力進行正面對抗,一改過去以金援外交、宗教外交和後臺外交為主的傳統;另一方面,沙特主動與域外大國展開多層面合作,降低經濟、軍事上對美國的傳統依賴,大國平衡外交理念初現端倪。

沙特從域內、域外兩個維度入手的外交新思維,被不少學者稱作“薩勒曼主義”。

從地區維度來看,由於埃及受到2011年西亞北非動蕩影響實力減弱,沙特作為遜尼派地區大國,希望擔負起阿拉伯世界領頭羊角色,直面什葉派力量在中東地區增長態勢。在敘利亞危機發酵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肆虐的背景下,伊朗政府、伊拉克什葉派政府、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及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協作關係有所強化。一些媒體甚至評論,從德黑蘭、巴格達、大馬士革到黎巴嫩什葉派聚居區,一條“什葉派新月地帶”正悄悄壯大。

為遏止這一趨勢,沙特政府主導發起兩次軍事行動。2015年3月,沙特出兵空襲也門,打擊什葉派胡塞武裝。2015年12月,沙特組建一支由34個國家組成的伊斯蘭國家反恐軍事聯盟,打擊恐怖、極端勢力,同時加大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支持,打擊巴沙爾政權。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分析,沙特政府試圖“展示肌肉”,促使遜尼派國家更緊密地站到沙特一邊。

從全球維度看,在美國調整其全球力量部署之際,沙特與美國的緊密關係也出現變化。雖然美國與沙特仍然保持著傳統盟友關係,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在薩勒曼即位後第一時間與其會見,但兩國關係卻因地區和國際形勢變化而出現裂痕。

沙特政府先前曾敦促奧巴馬政府對敘利亞巴沙爾政府、伊朗政府採取更為強硬的態度,但美國政府從自身利益出發,並不願意替沙特等海灣國家出頭,也不願過深捲入教派矛盾中。今年初,美國還根據達成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部分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這相當於給沙特的對頭“鬆綁”。在敘利亞問題上,沙特堅決主張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必須下臺,但美國的立場並沒有沙特那樣堅決。

另外,隨著頁巖油開採技術日益成熟,以及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美國大幅減少了對海灣石油的依賴。

美國政府近來對海灣國家在人權和治理問題上批評調門越來越高,也引發沙特政府不滿。

在這些情況下,沙特政府轉而尋求與其他大國加強合作。2015年10月,沙特副王儲兼國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親王前往俄羅斯訪問。沙特稱將有可能從俄羅斯購買武器並在俄投資,兩國也考慮共同設法通過凍結產量穩定石油價格。

中東《觀察》網站刊載的分析文章認為,在中東外部環境裏,沙特由於軍事、安全與經濟等領域與美國密不可分,與美國關係仍是沙特外交的重中之重。不過,薩勒曼與外界多方接觸,為平衡外交擠出了騰挪空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