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举报隐患有奖,也是对海恩法则的一种敬畏

新京报网

text

据工人日报报道,5月11日,江苏仪征化纤公司员工马小明发现一辆装有正丁烷的罐装车有轻微泄漏迹象后,立即上报主管部门,避免了一起事故。参照扬州市职工事故隐患排查举报“红丝带”安全防控计划的规定,仪征化纤公司奖励马小明1000元。

职工因为排查报告了一条事故隐患信息,获得了一千元奖金,而企业则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事故,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牺牲。同时,地方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也得到一定维护,避免了丢分。显然,这项举报奖励政策有助实现多赢格局。

马小明所获的举报事故隐患奖,是扬州市“红丝带”有奖举报制度的一部分——扬州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设立安全生产“红丝带”有奖举报专项基金,用于奖励推广“红丝带”制度成绩突出的企业和职工。根据制度,职工发现事故隐患后在属地领取红丝带,填写相关信息并将红丝带系挂在隐患处,企业确认后给予发现人奖励。

由当地化工企业自发探索建立,经扬州市安委会、应急保障局、总工会等部门或单位提炼、总结、完善后,升级为政府主导的覆盖范围更广、参与人数更多、层级效力更高、运行更加成熟规范的系统性机制——不得不说,当地的隐患排查奖励制度从摸索到推广,很有“章法”。而其实际效果也能从诸多案例窥斑知豹。

而以制度化激励鼓励职工举报,也是挺好的一步棋:知屋漏者在宇下,职工处在生产经营的一线,每天都与各种设备设施“密切接触”,每天都参与各种活动的细节,最容易感知发现相关的事故隐患或风险。政府或企业积极鼓励职工排查事故隐患,能有效调动职工的排查积极性,扩大排查覆盖面,增加发现事故隐患的几率。

非但如此,“红丝带”事故隐患排查机制还彰显了政府及企业不捂盖子、不藏问题、不怕揭短的理念,体现了“防先于治”的治理思路。也只有从源头入手尽早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防范事故,化解风险。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著名的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看似轻微的事故隐患,看起来不起眼的风险苗头,很可能就是生产事故的先兆或警报。

而由于轻视、无视一些隐患风险信息,很多生产单位都有惨痛的教训。就此而言,职工排查举报事故隐患有奖是对海恩法则的最好敬畏。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针对发现隐患难、预防事故难等问题给出了有效破解方案,体现了地方治理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从实践来看,这一制度也成效显著。今年,已有1.2万多名职工参与“红丝带”事故隐患排查和事故现场“随手拍”活动,扬州市安委会办公室共接收有效举报信息65件,认定举报属实44件,发放安全隐患排查奖励30多万元。

实际上,该制度早在去年底就得到了国务院江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导组的肯定,并向有关部门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接下来,各地有关部门也宜结合当地实际,加快推广个中经验,让职工排查举报事故隐患和内部人吹哨有奖成为“通用动作”。

□李英锋(公职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