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效應"將給"大上海"帶來哪些影響?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季明、齊中熙、許曉青)上海迪士尼正式開園後的首個週末,遊人如織。熱門景點外排隊的長龍,迪士尼小鎮商家內摩肩接踵的人流,顯示了這座“經典迪士尼、精彩中國風”樂園的獨特魅力。

相關人士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一期開園的迪士尼度假區只有3.9平方公里,但它像個杠桿,或將撬動整個“大上海”的相關產業發展。

一個樂園,三重效應

這是6月15日航拍的上海迪士尼樂園。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縱觀國際現代化大都市,旅遊業往往是其服務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上海迪士尼的正式運營,也將為上海旅遊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帶來三重效應。

首先是旅遊度假的集聚效應。在全球遊客量排名前十的主題樂園中,迪士尼牢牢佔據其中9席,去年就有超過1.3億遊客在全球12個迪士尼樂園度過假日。據有關測算,迪士尼的地標效應,每年將為上海提供1000萬至1500萬的遊客流量,從而帶動上海旅遊和相關產業發展。

有意思的是,與人們觀念中只有小朋友才喜歡去樂園的印象不同,從開園測試情況看,銀發族成為迪士尼參觀熱情極高的主力人群,呈現了較為明顯的“長尾”效應,這也讓人們更加看好上海迪士尼未來在老齡化社會中的發展。

其次是消費層級的提升。上海迪士尼打破了中國國內主題樂園單一依賴門票收入的盈利模式,具有遊客集散功能的大型度假區滿足了遊客娛樂、住宿、餐飲和購物等多維度需求,從而帶動消費水準的整體提升,促進國內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轉型。

第三是服務精神再造。服務品質的高低,關係著旅遊產業的可持續性。許多入園遊客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樂園工作人員熱情的問候和燦爛的笑容。在此背後,是迪士尼要求每個員工都要捫心自問:如何在回答第1000個問題時,始終微笑;如何在年過半百時,保留童真。

開放中融合,創新中提升

6月16日,遊客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內遊玩。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與一般的中方出地出人、外方出錢出圖紙的合資項目不同,上海迪士尼可以說是中外合作無縫對接的項目。可以說,迪士尼的建設過程是在開放中融合,在創新中提升。

上海申迪集團董事長範希平介紹說,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是由華特迪士尼公司與申迪集團分別通過其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運營的合作項目。合作雙方投資設立了兩家業主公司,還設立上海國際主題樂園和度假區管理有限公司,代表業主公司負責度假區的創意、開發和運營工作。

正是這樣的合作體制,使得中方從一開始就全程參與這座世界級樂園的設計、建設、開發、運營。五年的建設期裏,外方的新理念、高標準與中方的執行力優勢互補,最終實現“雙贏”。

——開工伊始,外方就對樂園及度假區的土地、水體品質提出極高要求。針對這一需求,中方通過真空預壓、污染處理等多種方式實現土地無害化,最終順利經過美方專家10萬多個數據的嚴格檢驗,開工一年完成場地移交。

——外方對於建設品質的苛刻也讓許多中方建設者真正感受到了“工匠精神”。美方業主有一個集安全、健康、環境、國際勞工標準和安保為一體的管理團隊,提出的標準是安全、環境零容忍等要求。中方建設者成功適應了“零容忍”的管理模式,成就了精彩複製十六世紀歐洲街道、創新呈現明日世界等“細節控”們津津樂道的樂園場景。

——上海迪士尼建設過程中,美方只提交工程藍圖,需要中方工程師對圖紙進行消化和重新深化設計的模式,讓中方對工程總包有了全新認識。

“迪士尼效應”不止於上海

6月16日,上海迪士尼樂園正式開園,夜晚“夢幻煙花秀”在園區上演。新華社發(鈕一新 攝)

在上海的城市建設者眼中,迪士尼從來不是一處盆景。以樂園為核心,規劃面積達24.7平方公里的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正在加速發展。同時,迪士尼的溢出、輻射、帶動作用,不僅限於上海。

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德宏說,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的目標是建成具有示範意義的現代化“旅遊城”、當代中國娛樂潮流體驗中心,形成旅遊產業發達、文化創意活躍、低碳環保智能、環境優美宜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地標,最終發展成為人人嚮往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上海迪士尼開園次日,江蘇昆山在《解放日報》上刊載了兩個整版廣告,標題是“昆山旅遊:打造‘迪士尼’下一站”。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國家評審專家何建民說,國際大都市旅遊發展極易對周邊城市群產生“溢出效應”,帶動區域發展,大倫敦、大巴黎、紐約都市圈等都是如此。因此,上海迪士尼樂園可以作為深化長三角旅遊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抓手,不斷提升長三角城市群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推動區域發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