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外媒稱,8月25日,中國央行下調銀行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這些機構因而可以增加貸款發放),同時再一次降低指導利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降至4.60%。這次管用嗎?
據法國《世界報》8月27日報導,兩項措施的目的是相同的:支援中國的增長。特別是努力阻止上海股市的暴跌。26日,投資者們依然心存疑慮。上海股市指數下跌1.3%。而在前一日,跌幅是7.63%,自從6月份以來跌幅高達40%。這種暴跌在全球股市引發連鎖反應,特別是在亞洲,這讓人擔心最糟糕的情況會發生:中國成為類似于1997年亞洲危機的金融風暴的發源地?
報導稱,當年,泰國、韓國和馬來西亞的經濟增長讓別國眼紅。但是在1997年7月,一切都變了。在讓泰銖貶值後,泰國遭遇了股市風暴。風暴蔓延至該地區其他國家,這些國家的貨幣——此前一直被過高估價並且匯率制度固定或者受到管制——紛紛貶值。股市風暴也蔓延至巴西、阿根廷和俄羅斯。1998年,莫斯科陷入債務違約。不過,法國外貿銀行的經濟學家埃瓦裡斯特·勒弗夫爾強調稱:“當時情況與目前形勢的共同點是無可置疑的,但差異更占上風。”
報導稱,現如今亞洲國家的經濟形勢要健全得多。在1997年,所有國家都出現嚴重的日常收支赤字;現在許多國家則是盈餘——印尼除外。凱投國際宏觀經濟諮詢公司的加雷思·萊瑟解釋說:“這讓這些國家更能經得起外部衝擊。”
另外,在18年前,這些國家當中有許多負有大量外匯外債,特別是美元債務。它們本國貨幣的暴跌無意識地導致債務負擔激增。TAC經濟研究公司總裁蒂埃裡·阿波泰克爾評論說:“當年的一系列因素組合起來是致命的。”如今,這些國家的債務主要是以當地貨幣結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亞洲國家與巴西和俄羅斯一樣,從1997年的危機中吸取了教訓,增加了外匯儲備。阿波泰克爾說:“它們的央行現在擁有應對資本外流或者貨幣貶值的‘彈藥’。”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達3.65萬億美元,泰國和印尼分別為1500億美元和1100億美元。
報導稱,因此,對比1997年的金融風暴,亞洲國家以及其他新興國家此次可謂全副武裝。這是否意味著它們就可以躲過新的衝擊呢?很難說。因為危機的打擊面以及打擊方式從不相同,所以難以預料。
另外,新興國家還有其他弱點。雖然它們的經濟轉變總體上起步良好,但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與工業國家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像:人口老齡化,家庭負債,投資疲軟,等等。
特別是像勒弗夫爾所說的:“今日的不確定因素並非像1997年那樣,在於金融失衡,而是與中國經濟放慢及其增長模式改變有關。”換言之,可能遭遇的危機不是減免債務衝擊——傳統上金融泡沫破裂之後會發生的情況,而是模式衝擊。
報導稱,中國的增長受出口拉動的比例越來越小,受內需拉動的成分越來越大。這改變了全球貿易格局,因為在同一時期,貿易重新地區化。而在上世紀90年代,生產鏈極度國際化(比如:一種零件在德國生產,另一種零件在越南生產,然後在中國組裝),現在重新集中於同一地區甚至同一國家。
報導稱,這意味著全球貿易的活力將會下降。也意味著雖然工業國家相對來說躲過了1997年的危機,這一次卻會受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影響。將是怎樣的影響呢?經濟學家們難以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