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数营收依赖宁德时代,长远锂科拟冲刺科创板

财联社

text

“五矿系”的A股投资版图或再度扩容,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6日递交招股书,拟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这也意味着中国五矿有望迎来旗下的首个科创板上市企业。

长远锂科作为中国五矿成员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三元正极材料及前驱体、钴酸锂正极材料、球镍等产品。本次拟募资不超过27.18亿元,其中,19.18亿元用于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一期项目,8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招股书显示,长远锂科2019年的半数以上营收来自宁德时代,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长远锂科产品销售毛利率波动明显;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因素影响,长远锂科预计上半年业绩也将承压。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中信证券、五矿证券为长远锂科的联合保荐机构,此前中信证券保荐的同行容百科技(688005.SH)是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

对宁德单一客户销售占比过50%

长远锂科是国内最早从事三元正极材料相关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公司三元材料下游客户主要为宁德时代、 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等。

招股书显示,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19年前五大客户主营收入占比为86.61%,其中,宁德时代2017年至2019年都是长远锂科的第一大客户,主营收入占比分别为25.03%、36.49%、58.43%。

公司表示:对宁德时代销售占比提升的主要原因系2019年下游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提高。 据了解,目前,动力电池企业中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首的CR2集中度已经稳定在60%以上。

湖南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如果企业过度依赖于某一个特定客户,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存在一定风险。因为一旦失去该客户或订单减少,又没有新大客户补位,将对企业经营造成冲击;而如果某一大客户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同样会影响供货企业盈利的持续性。

上述看法并非杞人忧天。此前,由中信证券保荐上市的容百科技因大客户比克电池拖欠货款导致19年净利锐降。

另外,《科创板日报》记者留意到,在长远锂科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中,宁德时代的身影再次出现,招股书显示,前者对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的采购金额为11.6亿元,占当期原材料采购总额比例为53.09%。

天眼查显示,湖南邦普为广东邦普的全资下属企业,广东邦普的控股股东为宁德时代(持股比例为69.37%)。长远锂科表示,这是深化与宁德时代及其下属企业合作之举。

截至2019 年末,长远锂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账面价值之和为125,490.35 万元,占当期资产总额的比例为32.24%。其中,应收账款主要债务人位居第一位的同样为宁德时代,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6321.36元,占比54.41%,坏账准备计提为301.47万元。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公司2017至2018年对账龄在6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其他公司。对此,《科创板日报》记者5月7日上午多次致电长远锂科招股书中公布的电话号码,但均无人接听。

(数据来源:长远锂科招股书)

毛利率受下游客户需求波动

长远锂科业务位于产业链中游,主要客户为动力电池生产厂商。招股书显示,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长远锂科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0.98%、15.17%和17.14%,呈现波动趋势。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2016-2019 年,公司稳居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前两名,其中 2016年、2018 年位列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第一名。

公司2017至2019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32.46%,但净利润增幅并不明显, 2018年、2019年分别净利同比增约10%、14%。这种平稳的净利增势因2020年以来疫情的出现或意外中断,具体原因为行业复工进度推迟以及下游需求减弱。

公司招股书透露,2020年1-2 月,公司复工进度10%左右,3月复工进度达到50%左右。预计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将出现大幅下滑,下滑幅度可能超过50%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形。

可查公开数据显示,作为长远锂科的可比同行上市公司,容百科技、格林美、当升科技今年一季度净利分别降15.3%、37.1%、48.6%。《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长远锂科的最大客户宁德时代,受到疫情因素及市场因素双重影响,新能源汽车装机量大幅下降,导致公司一季度动力电池销售收入下滑。2020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所下降,同比分别下降9.53%、29.14%。

GGII最新统计显示,2020年1-3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11.2万辆,同比下降57%;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5.68GWh,同比下降54%。

按照长远锂科方面的看法:一旦下游行业需求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显著影响。另外,随着近年来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有所加剧导致供给持续增长,三元正极材料下游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不断攀升导致议价能力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