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中国国药集团的一款新冠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这也是首款正式获得世卫组织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验证的非西方新冠疫苗。与此同时,中国科兴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也已进入紧急使用授权评估的最后阶段,据美媒报道,世卫组织可能于近期做出决定。
国产疫苗过审,终结质疑抹黑声音
去年12月,国药集团即向世卫组织提交紧急使用认证的相关文件。此后,世卫组织派人到中国评估国药集团各方面的合规情况。世卫组织7日的声明中也提到,“紧急使用清单”评估疫苗的质量、安全性、效力、风险管理计划及诸如冷链要求的项目实用性,还包括对现场生产设施的检查,评估工作由世卫组织专家和外部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完成。认证期间,国药集团还多次与世卫组织评审专家组会议沟通,并回复有关问题,提交相关资料。耗时之长,程序之繁琐,可见评估之严苛。
在中国疫苗研发过程中,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不时释放杂音,质疑甚至诋毁中国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国药此款疫苗通过严格评估成功过关,获得权威认证,有助于消除此前虚假信息给中国疫苗带来的负面影响,赢得更多国家信任。英国《金融时报》评价称,世卫组织的决定不仅提高了中国疫苗的影响力,也证明了其安全性。
中国疫苗获权威认证,缓解全球疫苗供应短缺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原本预计在今年向全球交付20亿剂疫苗,但由于疫苗产能不足、发达国家囤积疫苗等原因,目前只交付了5400万剂,正面临疫苗严重短缺的困境。
与很多参与COVAX的国家自身疫情严峻,无法将大量产能投入国际市场不同,中国国内疫情控制形势良好,在按部就班、稳妥推进国内疫苗接种同时,能够有效支援COVAX顺利实施。
3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透露,中国新冠疫苗全球供应已突破1亿剂次,目前至少向69个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至少向43国出口疫苗。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上,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目前,中国新冠疫苗全年产能接近50亿剂,预计今年产量超30亿剂。今年下半年,中国将通过多边、双边机制向全球供应更多疫苗。科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尹卫东4月曾介绍,目前科兴已向全球提供了2.6亿剂次新冠疫苗,其中60%提供给中国以外的国家。
可见,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为全球抗疫贡献更多力量,中国疫苗得到世卫组织权威认证后,无疑将释放其产能,助力全球摆脱疫苗短缺的困境。
中国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加速疫苗在全球普及
全球疫苗短缺,不只体现在绝对数量上的不足,不同国家间的“接种鸿沟”更加触目惊心。
世卫组织指出,截至5日,全球已接种超过11亿剂新冠疫苗,但其中80%以上是在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而低收入国家接种率只有0.3%。背后原因不只是个别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对有限的疫苗资源多吃多占,还因为此前被列入“紧急使用清单”的一些疫苗在储存、运输等方面的要求过于苛刻。以温度要求为例,美国莫德纳疫苗储存温度为零下20摄氏度,辉瑞疫苗则需要在零下70摄氏度的条件下存储。与之相比,国药集团疫苗储存条件为2至8摄氏度,现有疫苗冷链系统、甚至家用冰箱即可满足要求。此外,它还是第一款携带疫苗瓶监测器的疫苗,疫苗瓶上的小标签会因疫苗受热而改变颜色,便于卫生工作者判断疫苗是否安全可用。
正如英国《自然》杂志文章所指出,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来说,中国新冠疫苗是唯一可及的。如今,这种低使用门槛的中国新冠疫苗获得世卫组织认证,扩大了疫苗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让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有了更多选择,也将助力世卫组织通过COVAX在低收入国家实现疫苗大规模分发。
行胜于言。在一些国家为疫苗分配争吵不休之时,中国始终致力于构筑共抗疫情的全球防线,践行着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铮铮誓言,用实际行动扛起了大国道义和大国担当。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