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達沃斯論壇:全球關注“中國方案”

新華網

text

2014年,李克強會見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企業家代表/資料圖

【亞太日報訊】自從世界經濟論壇選擇與中國“牽手”,每年9月就注定是達沃斯的中國時間。這也讓本來離我們很遠的那個向山而行的瑞士小鎮,以一種別樣的方式與我們聯系在一起。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如期而至,在這個絕妙的契合點上,圍繞著影響中國和世界經濟增長的新生問題和緊要議題,“中國方案”值得期待。

據新華社報道,夏季達沃斯論壇,即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重點探討的是下一代領袖的觀點,代表著未來商業模式、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的解決方案。從2007年“變化中的力量平衡”,到2011年的“關注增長質量,掌控經濟格局”,再到今年的“描繪增長新藍圖”,每一年的主題都反映了國際社會促進經濟發展的共同關切,每一年的“中國方案”也都沒有讓世界失望。

開放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國家與國家之間日益休戚與共。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發展潛力最大的國家,中國經濟的表現深刻影響著全球經濟的走向;中國怎么說、如何做,也始終牽動著世界經濟的神經。

在2014年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表態,“中國永遠做一個開放的大國、學習的大國、包容的大國”。他表示,中國堅持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政策,保持外資政策穩定,優化和規範營商環境,繼續吸引優秀外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他同時強調,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國際體系的積極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國際議題上,中國將履行“一個負責任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

其實,從選擇大連和天津這兩座城市輪流作為夏季達沃斯論壇東道主的那一刻起,中國就在傳遞著開放、包容的信號。這是兩座擇海而居的城市,“有包容萬物之量”的大海或許就是中國所秉持態度的最好詮釋。中國經濟發展的廣闊前景,也會給世界各國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

創新

對全世界來說,經濟形勢錯綜複雜,發達國家經濟複蘇艱難曲折,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生產力增速有所下降。如果技術停滯不前,生產性資本投入不足,又不能積極應對出現的各種變化,未來世界經濟將增長緩慢並失去平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各國迫切需要通過創新來尋找出路,增強經濟競爭力。

對中國而言,以往每一次經濟領域的破繭成蝶靠的都是創新,創新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金鑰匙。如今,在下行壓力加大的局面下,在創新數量領先質量卻不高的現實面前,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等就更應該被放在核心位置,用創新推動產業向中高端躍升,讓中國經濟的“發動機”換代升級。

正因為如此,在已經舉辦過的8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中,2013年和2014年的主題直接聚焦“創新”,分別為“創新:勢在必行”和“推動創新”,其他各屆拿出的“中國方案”中也都有不容忽視的創新印記。今年舉辦的第九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更是被放在了科技創新的背景下,一流專家與技術專業人士共同探討突破式創新成果,新一代商業創新者與科研先鋒互動交流,公共與私營部門對話,推動創新、提高生產力並增進互信。而“創新指南”“情景假設:機器比人類聰明”“適應新常態”“引領全球創新”“金融業的數字革命”等,或許就是誕生更多亮眼方案的創新議題。

改革

當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初現端倪、世界經濟前景一片灰暗的時候,夏季達沃斯論壇聚焦“下一輪增長浪潮”,將改革視為重要抓手;當2010年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逐漸消退、經歷重創的全球經濟正在療傷之際,夏季達沃斯論壇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上為世界經濟把脈,中國拿出了“堅持深化改革,著力增強發展動力與活力”的“藥方”;當2013年世界經濟仍然錯綜複雜、中國經濟處在轉型升級關鍵階段的時候,夏季達沃斯論壇透露出“以改革創新驅動中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信號。

每一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中國都在向與會者闡釋堅定推進改革的決心,今後創新發展的巨大潛能也蘊藏在改革之中。

如今,中國的改革已到深水區,不僅要與既得利益群體和各種體制機制的阻滯鬥爭,還要與民眾日益提升的期望賽跑,難度前所未有。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也未有窮期。尤其是經濟進入新常態後,更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性改革,在保證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基礎上,向結構更高級、分工更合理的階段演進;更要堅定不移地做好政府自我革命,打造“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使改革紅利得到最大限度釋放。

正所謂,世界解碼達沃斯,達沃斯解碼中國。歷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拿出的“中國方案”中,開放、創新、改革是基調,在此基礎上的謀變新思維則有望成為指引世界經濟破浪前行的“航標燈”。現在,中國大連,在就經濟不確定性、科學的變革、被顛覆的行業、中國新常態、環境界限、人的意義六大議題開展的100餘場各類分論壇活動結束後,“2015夏季達沃斯論壇”將拿出怎樣的“中國方案”,考驗著與會嘉賓的智慧與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