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定格抗战历史的“胜利之城”

参考消息网

text

(文/刘芳洲 周勉) 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抗战胜利75周年到来之际,本网推出纪念专题,重回日军受降之地小城芷江,重温延安庆祝胜利欢乐场景回望过去,向抗战英烈致敬;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9月3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楠木坪乡大禾冲村的抗战老兵谭义才,将去县城参加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庆祝活动。79年前,17岁的谭义才在芷江加入了抗战队伍,成为一名炮兵。与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一起,将日军击溃于雪峰山下,取得了中国抗日正面战场最后一次会战的胜利。

拥有抗战时期远东盟军第二大机场的芷江,是中美空军联队和飞虎队的大本营,但它更为人铭记的是作为胜利之城,见证了日寇低下罪恶头颅的历史时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记者重访这座湘西小城,在胜利之地感受和平的力量。

受降之地

1945年8月21日,日军乞降使节今井武夫一行在中美空军混合编队的六架战斗机押送下飞抵湖南芷江,向中国军民投降。

我记得那天,街上全都是庆祝的人群和鞭炮的欢响,我们几个小伙子抬着收音机在大街上游行,来回穿了几条街巷,一点都不觉得累。94岁的老兵刘道民说。

75年前,刘道民在空军第九总站担任无线电通讯员。日方代表来芷江乞降那天,他和几名战士把站里最大的收音机抬到县城大街上,反复播放日本裕仁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的录音。芷江大街上贴满了庆祝胜利的对联和横幅,老百姓们欢庆胜利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芷江受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彻底失败。

芷江小且偏远,但正因为如此,建有当时的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是保卫重庆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抗日战争取得转折性胜利的湘西会战的战略总部。

作为战败国使节,我们等于铐着双手来中国投降。今井武夫在回忆录中写道。

刘道民回忆,听到日军代表要来芷江乞降,当地军民提前好几天就从不同方向朝城东一里多外的机场涌去,我们挤在人海里,每个人都把脖子伸得很长,看见今井武夫三人从机场口低着头走出,钻进了一辆美式吉普车。

在位于七里桥村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会场,今井武夫交出日本侵华兵力分布图,并签字接受关于日本投降详细命令备忘录。

一段原始视频显示,日本投降代表在中国士兵的武装押送下脱帽进入会场,并向中美受降代表鞠躬。受降仪式开始后,坐在今井武夫一侧的日军参谋桥岛芳雄神情沮丧地不停用手巾擦拭额头上的汗。

位于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中,签字受降时使用的桌椅依然按原样摆放着;县城内和平街和平大桥和平广场仍记录着当年胜利的喜悦。

这是胜利的见证,也是历史的回响。

资料图片:在芷江受降仪式上,日方献交侵华日军兵力部署图。(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