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局: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基本解决监管执法...

界面新闻

text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0年1月8日举行第一季度例行发布会。会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永禄介绍称,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效日益显现,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功能不断强化,水源涵养量平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盖度提高11%以上,产草量提高30%以上。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海省,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涉及果洛州玛多、玉树州治多、曲麻莱、杂多4个县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713.62米,它拥有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有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6年3月,两办印发《试点方案》,拉开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践探索的序幕。

任永禄称,3年多时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效日益显现,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功能不断强化,水源涵养量平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盖度提高11%以上,产草量提高30%以上。青海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部署意见》确定的8个方面31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部完成。

在创新管理体制方面,三江源国家公园探索构建了省州县乡村全覆盖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基本解决了“九龙治水”和监管执法碎片化问题。建立了行政管理体系,实施了4县大部制改革,整合林业、国土、环保等部门职责,在3个园区设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设立生态保护管理站,在乡镇政府增挂保护管理站牌子,全面建立了集中统一高效的保护管理和执法机制。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局目前已整体划归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设立执法监督处,将执法和案件查处权扩大到国土、环保、林业、农牧等自然资源刑事司法领域。

三江源国家公园整合了园区所涉4县的自然资源执法机构,解决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与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建立生态保护司法合作机制,成立玉树市法院三江源生态法庭,提高依法管园建园水平。同新疆、西藏、甘肃、云南等省区建立合作机制,消除边界执法难点盲点。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国家公园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等各类保护地进行了功能重组,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一体化管理。开展三江源草地、湿地、野生动物等资源本底调查,建立三江源自然资源本底数据平台,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资源本底白皮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资源资产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在制度保障方面,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进一步编制生态保护、社区发展与基础设施等5个专项规划,逐步完善国家公园建设的规划体系。颁布施行《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指南》。印发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科研科普、访客管理等13个管理办法,形成“1+N”政策制度体系。

任永禄还称,下一步将将不断健全保护和管理体制,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实现对三大源头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园区范围和功能优化,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增强,江河径流量持续稳定,长江、黄河、澜沧江水质更加优良,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