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弃子”到“潜力股” 腾势深度绑定戴姆勒新能源未来

亚太日报

text

虽然业界对于腾势(戴姆勒和比亚迪合资电动车品牌)的未来并不看好,但其股东戴姆勒的态度显然与业界猜测的并不相同。

在日前举行的法兰克福车展期间,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唐仕凯(Hubertus Troska)独家回应经济观察报记者称,“我们不会放弃腾势,未来还会继续投资”。他透露,戴姆勒与比亚迪基于腾势的合资,未来有可能从技术合资层面升级为全面合资,成立“真正的合资公司”。“虽然目前看来还没有这种必要,但是不排除未来会向这种方向发展,”唐仕凯称。

他同时表示,如果确有发展需要,戴姆勒与比亚迪基于腾势的合资,不排除会从目前的技术合资升级到全面合资的可能性,而腾势也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任何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唐仕凯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不过,目前双方的合资模式仍然是技术合资,仍在比亚迪生产腾势产品,并且双方共同拥有“腾势”品牌。

唐仕凯提供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的可能性,完全推翻了此前业界对于腾势的悲观预期。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合资公司”,也即成立一个研产销一体化的整车合资公司、与大众和江淮相仿的具有生产资质的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目前,戴姆勒与比亚迪的合资公司仍定位为新能源技术合资公司。

唐仕凯这一明确表态,意味着腾势不仅未来的路还很长,而且并非业界所猜测的“弃子”状态,而是与北汽并肩的、戴姆勒在华新能源产品“双轨发展路线”的重要支撑。

从技术合资到全面合资?

腾势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与比亚迪的合资产品,也是戴姆勒在中国推出的首个新能源汽车品牌。2010年,戴姆勒与比亚迪签署备忘录,以成立50:50的股比成立技术合资公司,共同出资6亿元,启动了针对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开发。两年后,由戴姆勒提供整车制造与设计,比亚迪配套电池技术和驱动技术动力系统的腾势品牌诞生。2014年9月,腾势首款电动车型上市。

根据戴姆勒方面此前的表态,腾势是戴姆勒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投石问路、并借以向中国政府展示其发展新能源决心的过渡性产物。所以只采取了技术合资的模式,意在走捷径:将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和戴姆勒的整车研发和生产控制流程相结合,诞生专属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腾势。

正因为如此,当腾势销量持续贴地运行,而戴姆勒又在今年7月和北汽签署了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并引入奔驰品牌的纯电动车产品时,业界纷纷猜测,腾势的去留要正式提上日程了,而从当前情形看来,这个品牌未来的地位岌岌可危。

但也有分析认为,腾势当初之所以采取技术合资模式,是受限于中国对跨国车企在华只能有两家生产合资公司的条例规定,由于戴姆勒在中国已经有北京奔驰与福建奔驰两家合资公司,所以腾势只能由比亚迪进行代工生产。

从唐仕凯的回应来看,后一种说法显然也是合理的。而之所以此时决定从技术合资升级为全面合资,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随着江淮大众拿到生产资质,中国汽车合资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正式放开,新能源汽车合资不再受两家合资名额限制的新政策开始落地,这为戴姆勒在腾势上的战略转变提供了契机。

其次,戴姆勒与比亚迪基于腾势平台的技术合作已经有7年。在严格遵从戴姆勒质量管控体系的基础上,腾势借用了比亚迪的生产资质,建立了一条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在内的独立生产线,并采用了比亚迪先进的电池技术。虽然对外宣称仅是技术合作,但戴姆勒与比亚迪的双方团队在7年的合作中,都受益颇丰。正如康仕凯所言,“我们的确看到这一品牌有更多的潜力可以发展,因此为了让腾势产品进一步发展,我们将跟比亚迪继续合作”。

唐仕凯同时表示,奔驰在中国将采购宁德时代电池,同时也在考虑比亚迪等电池厂商。按照计划,奔驰电动车品牌EQ将于2020年之前在北京奔驰投产。

但唐仕凯也表示,与比亚迪的全面合资并不会在目前匆忙实施。他坦言,虽然中国新能源积分制的启动迫近,而北京奔驰的国产奔驰电动车短期内难以下线,但腾势目前已经能够为戴姆勒贡献积分。“腾势的品牌归比亚迪和奔驰共同所有”,唐仕凯称,虽然是技术合资,但腾势的正向积分也可以为奔驰所用。

腾势命运逆转?

在腾势的去留上,业界并不看好,认为腾势将退出的观点占了很大一部分。而戴姆勒令人意外的全面合资表态,或将彻底解决腾势尴尬的身份问题,因为对腾势来说,虽然一直是按照戴姆勒标准建立的独立产线,运用欧洲品质管理标准,但因制造商一栏仍填着“比亚迪”三字,腾势至今也还是会受到一部分中国消费者的质疑。戴姆勒是奔驰的母公司,国内消费者习惯于以奔驰代称戴姆勒,在国人眼中,当腾势正式成为他们认知中的奔驰和比亚迪合资生产的车型,而且有可能按照惯例在车尾刻上“戴姆勒比亚迪制造”并放在奔驰经销店进行销售时,其品牌认可度必然会今非昔比。

从目前来看,戴姆勒与比亚迪的合资很可能与大众江淮类似,将腾势作为奔驰主品牌之外类似于合资自主的一个专属新能源品牌,但不再是比亚迪代工,而将给其一个正宗的奔驰合资制造身份。

事实上,虽然业界对腾势持续唱衰,但此前戴姆勒的一系列做法却一直让业界难以捉摸。如今看来,将这些做法解释为戴姆勒在为“腾势”转正悄然预热,似乎更为合适。

2016年年底,“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双方股东从合资公司名称中删去,换成合资产品的名称,这一度被认为是“去戴姆勒”化的标志。如今看来,从“技术有限公司”升级为“汽车有限公司”,更大的可能性是在为全面合资做准备。

今年4月19日,腾势宣布将在销售及服务渠道方面,与奔驰中国部分战略合作伙伴进行一系列的合作,从当日起,腾势将陆续入驻13家奔驰经销店。同一天,腾势还发布了“En-gi-neeredwithDaimlerGroup戴姆勒集团联合设计制造”标志,并将这块强调“戴姆勒基因”的金属徽标镶嵌在了新推出的腾势400纯电动车车身上。

2017年5月16日,腾势的两大股东——比亚迪与戴姆勒大中华区宣布各向腾势新能源增资人民币5亿元,旨在缓解政府补贴政策调整对腾势新能源带来的资金回笼压力,进一步支持腾势加速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业务的发展,争取早日实现扭亏为盈。2016年,腾势净利润为亏损13亿元。

这一系列从品牌概念,到销售网络,再到资金支持上的升级,一度让销量低迷、身份特殊的腾势走向频生悬念。

值得一提的是,法兰克福车展期间,戴姆勒相关负责人再次提及腾势入驻奔驰4S店的战略。按照此前的计划,首批13家经销店考虑的是一线有补贴有新能源汽车推广名额的城市,未来将根据市场推广情况决定是否在更多的奔驰经销店里展出腾势。

不过,对于业界最无解的奔驰和腾势的关系问题,唐仕凯表示,戴姆勒的新能源产品将坚持走“双轨发展路线”,北汽与比亚迪是并行的两条线。“目前为止,我们跟比亚迪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也达成了共识,会继续强化腾势产品的发展。”

但唐仕凯也同时强调,“当然,我们最大的合作伙伴在中国依然是北汽集团,我们投入了50亿欧元发展奔驰品牌的新能源产品。”

至于腾势和奔驰品牌在戴姆勒新能源板块上的定位差异问题,奔驰方面并未详解,奔驰EQ将在2020年之前国产,而由于持续亏损,业界曾预测2020年补贴退坡后腾势将迎来大限,即使以奔驰“兄弟品牌”的身份出现在奔驰4S店中,但以超过30万的终端售价独立介入豪车新能源竞争中,仍然挑战巨大。显然,更多针对腾势的战术细节仍有待调整。

(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