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D校園記者 | 觀眾漸老,香港粵劇之困

亞太日報

text

圖文| 香港浸会大学游梦江

(一位長者正在觀看粵劇演出的海報 游夢江攝)

在葵興的工廠區,謝曉瑩,一位香港土生土長的八零後粵劇演員,正在對著鏡子往臉上塗著油彩,為接下來幾天的演出做排演。她在這個老舊的工廠廠房裡租下了一個房間,將它重新裝修,還將一整面牆裝上了適合排練的鏡子,鋪上了和舞台上一樣柔軟的地毯。

到目前為止,謝曉瑩是香港最年輕的在觀音誕演出中飾演觀音的演員,在此之前,她花費了數十年時間,將自己磨練成一名專業的粵劇演員。

粵劇是傳統中國表演藝術的一種,糅合了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像形體等表演形式。大多數的粵劇取材自經典的歷史故事和傳說,以表現中華文化和民族特性。在古代,皇帝將粵劇作為一種提高民眾忠誠度的表演,這也讓它漸漸在普通民眾中流傳開。2009年,粵劇被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與內地不同,香港並沒有專門進行粵劇系統培訓的學校。想要學習粵劇,只能自己花錢請老師。“從學費到服裝都需要花錢,你掙得錢可能都沒有你的花銷多,觀眾又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門票又有半價優惠。”謝曉瑩說。

位於北角的新光戲院一直被認為是香港粵劇的地標之一。我來到這裡時,大約有四五位長者正站在戲院大堂前,觀望著最近新上演節目的海報,但只有一兩個人在售票處准備買票。

73歲的王老先生家就住在戲院附近,自從退休後,他也會時不時來看看有什麼新戲上演。“大部分的觀眾大概都有六十歲以上了,年輕的觀眾只是一小部分,但我們這個年紀的觀眾也會漸漸變少。”王先生說。

新光戲院旁的音像店店主也認可王老先生的說法,認為老年人更喜歡粵劇,而年輕人則缺少興趣。

盡管粵劇正面臨觀眾老化的問題,香港藝術發展局的一份報告稱,粵劇觀眾近年來增長了約三十萬,業余愛好者的花費就高達120個億。政府和本地劇團正在為保留這一傳統遺產做出努力,嘗試激發更多觀眾對粵劇的興趣。

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的調查顯示,在香港,每天有三至四個場次的粵劇劇目上演,每年則有超過一千場,這還不包括私人音樂會、興趣團體、學校課程和其他相關的活動。“我們不太傾向於用‘衰落’這個詞形容粵劇的發展,這取決於你怎麼定義‘繁榮’。”戲曲資料中心的一位研究員在郵件中回復到。“年輕的觀眾更熱衷於參加像是電影、戲劇一類的娛樂活動,但到他們年歲漸長也許又會開始喜歡上傳統粵劇。看似好像粵劇觀眾在逐漸老化,但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傳統將不會消亡,因為這是廣東文化的根。觀眾對於粵劇的消費能力可能會超出你的想像。”

油麻地戲院和香港八合會館開展了一項粵劇新秀演出計劃,旨在培養富有天分的年輕粵劇演員。目前為止,這個計劃已經培養了大約五十位年輕新秀,進行了上百場公開演出。謝曉瑩就是其中的一位。

謝曉瑩和丈夫在幾年前創辦了自己的粵劇劇團,希望將傳統的表演形式和高科技的舞台藝術相結合去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比如說我會在唱詞裡加一些現代的元素,讓它更通俗易懂。我不喜歡等運道,我更喜歡主動去爭取機會。”

盡管得到了政府的支柱,謝曉瑩說她依然面臨運營劇團的巨大壓力。“保持收支平衡都很不容易了。”謝曉瑩輕輕地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