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由河南貴友集團控股的吉爾吉斯斯坦“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合作區,去年已吸引6家中國農企入駐,今年又有10家中國企業正在洽談入駐事宜,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後,中國農企投資中亞的速度正在加快,產業鏈更加完整。
河南貴友集團2011年收購吉爾吉斯斯坦面積達5.67平方公里的養殖企業“亞洲之星”,一年間便實現了盈利。集團看到,“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後,越來越多的中國農企想到中亞投資但卻缺乏信息和平臺,於是2014年該公司成立了幫助中國農企投資吉爾吉斯斯坦的合作平臺。
“‘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後,眾多國內企業、政府相關部門和組織來這裡考察,很快就有6家企業入駐,從事飼料加工、養殖、種植、物流等行業,今年又有10家企業有意向入駐,農業產業鏈條更加完整,”貴友集團副總經理劉俊永說,“‘一帶一路’戰略就像催化劑一樣推動著中國企業來中亞尋覓合作機會。”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5日在鄭州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四次會議上提出,中方願同各國一道,積極擴大農業領域合作,攜手保障糧食安全。
外交學院外交學系教授高飛說,上合組織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支撐,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全面開展,上合組織成員國經濟合作將迎來新機遇。
“‘一帶一路’戰略是以合作為導向的,就是尋求中國的發展戰略與其他國家的發展戰略對接,具體到農業方面,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農業技術精湛,但人多地少,而中亞國家農業技術相對落後且人少地多,雙方優勢互補,互有所需,戰略契合。”高飛說。
戰略上的契合,讓河南育種企業也嘗到了甜頭。經研銀海公司在塔吉克斯坦建立上萬畝的農業科技示範園,租種5000公頃土地,形成產業鏈,推廣先進農業技術,使當地小麥、玉米、棉花的產量提高2倍以上,該企業一年多便實現盈利,可謂雙贏。
經研銀海公司總經理李偉說,他的項目在塔吉克斯坦非常受歡迎,享受了很多優惠政策,如免費的609公頃土地等等,“一方面中塔穩固的政治關係讓我放心;另一方面當地土地肥沃,但非常缺乏先進的育種、種植等農業技術和人才,強烈的需求讓雙方合作共贏。”
“根據我們團隊的測算,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合作,種植業至少有5000億元合作的空間,養殖業有2000億元合作的空間,種子領域合作空間有500億元。”中信證券農業高級分析師劉洋說,“這個時候走出去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關鍵期。”
據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的統計,最近幾年來,中國涉農海外並購呈井噴式地增長,2010年到2014年中國涉農海外並購高達185億美元。
但劉俊永和李偉面臨同樣的困難是融資難,在當地,銀行貸款的利息是國內的近2倍,融資成本太高,而且,國外的土地資源不能做為抵押物在國內銀行貸款,他們主要是靠自身積累來支撐投資。
“李克強總理在這次上合組織會議上提出,可以考慮適時成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相信融資難的問題會隨著中國與中亞國家金融合作的不斷加深而解決。”劉俊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