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共享充电宝几个小时比我停车费还贵”、“充了50分钟,要了我6块钱,以前一小时才2-3块”……
共享充电宝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涨价了,就如它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生活一般。
对于商家来说,这似乎是维持生存的“必要之举”,但对于用户来说,越来越贵的共享充电宝会否失去宠幸,还是担着“救急”的使命让人又爱又恨,应该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每日一问”的必备课题。
用户:又贵又慢的充电宝 还有充不了电的风险
“什么?都涨到这么贵了,我自己带个充电宝不香嘛!”偶尔出差需要用到共享充电宝的张媛在听到新浪科技说共享充电宝涨价的事情后,发出了惊叹和质疑声。
在她看来,一小时2元钱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一小时6元钱未免有点夸张了。“一顿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大概能充一半的电吧!”张媛表示,共享充电宝的充电速度并不快。
不少网友也有同样的体验,网友@暖一束花开-W 吐槽道,“关键充的很慢,半个小时充百分之十几,也是醉了!”按照这样计算,一小时6元,但充满一个正常手机就要3个小时左右,这样下来就要花费近20元。难怪有网友吐槽说:“比给特斯拉充电还贵!”
当你遇到充不了电的充电宝,也只能自认倒霉了。许笑向新浪科技讲述自己“被坑”的经历,“有一次我用共享充电宝充电,结果充了没一会儿,充电宝居然没电了,白浪费我2块钱。”在她看来,充电宝放回去就自动充电了,可能自己点儿背,拿到了还没充多久的那个。
尽管如此,当手机在外没电时,共享充电宝依旧是人们在“手不离机”时代的第一选择,这让消费者颇感无奈。
“我也不想花这个钱,但是不充电,(付不了)饭钱,我就得给人家刷盘子了”,网友@哈哈哈脸 讲述自己有一次在饭店刚点完单,手机便关机的经历,尽管用共享充电宝花了3块钱只充了三十分钟,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许笑也感慨道,“本来这种东西就是为了救急图方便的,(虽然涨价)没电的时候还是得用”,言语中透露出无奈之举。
看起来槽点满满的共享充电宝却悄然涨价,这种涨价背后的原因为何呢?
专家:共享充电宝涨价是必然 习惯成自然是刚需
虽然不少网友对共享充电宝的涨价暂时还不能接受,但这一举动却是一种必然。
在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看来,共享充电宝涨价的原因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还是企业经营的需求。“过去免费或非常便宜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竞争导致的,所以运营主体需要把价格降低来获得用户,等过了这个阶段以后,企业一定会把价格升起来。”
他进一步解释道,这是互联网To c端市场的标准打法,因此上涨价格,是不奇怪的,“但上涨的价格是否合理,确实需要市场去调节,主要需要看消费者的接受度。”
“共享经济作为新生事物,在刚出现的时候,为了让人们体验并加大使用频率,必然会使用低价甚至亏本‘烧钱’的方式来推广。”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小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共享充电宝与共享单车的前期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企业不是做慈善,也有成本,也需要盈利赚钱,不能毫无止境地亏钱,所以涨点价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企业如果一味的涨价而没有人买单也是无效的,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背后离不开它相对“自信”的用户群,这与用户日渐形成的需求有关。
根据《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达到3.07亿人, 尽管2020年预计受疫情影响将降至2.29亿人,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渗透及电池技术迟迟未见突破,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需求依旧是不容小觑的,这种需求是在长期习惯中形成的。
数据来源:艾媒数据中心
“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是一样的,共享单车刚投入市场的时候,各种免费骑,共享充电宝用起来也很便宜。”郭小明律师认为,用户一看出门都不用带充电宝了,短距离交通的尴尬难题也解决了,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为一种习惯了。
他感慨道,“当用户已经养成使用习惯,甚至离不开了,企业这个时候涨价也不怕你不用,因为你没有更实惠更便捷的方式。”
此外,共享充电宝解决的是用户电子设备没有电的难题,电池供电时间能力得不到彻底有效的缓解,共享充电宝的需求就拥有市场和空间。
市场对共享充电宝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应以消费者的反应作为判断标准:消费者愿意买单,就是真需求;消费者拒绝买单,就是伪需求。在黑龙江海闻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学军律师看来,“如果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延长手机电池供电时间与提供充电便利的需求与手机制造商提高电池供电时间能力之间的矛盾得不到缓解,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趋势可能还会持续。”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对共享充电宝的需求的确是一种刚性需求。尽管如此,如果调解不好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共享充电宝的发展仍旧是充满变数和坎坷的。
专业人士:共享充电宝难回1元时代 获益要考虑运营和消费者
既然涨价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好地经营和获利,那么获利以后的充电宝还可能回到以前的“1元时代”吗?
在分析师张毅看来,共享充电宝很难再回到1元时代了,“因为目前不管是几块钱,应该持续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里面从整个市场运行情况看,需求的人还是有的”,他认为,尽管量会比以前有所下滑,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运营主体会适当根据市场需求去调整,“但纯粹回到一元时代,我觉得基本上不太可能”。
何况,从法律层面来讲,这种调价是完全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李学军律师认为,无论经营者的定价高低,只要有消费者自愿选择使用,国家的价格监管机关不会干预,调整共享充电宝价格的行为属经营者有权自主经营的市场行为。
既然有利可图,企业经营者也很难再重新踏入“1元时代”。然而,这种纯靠收费的获利模式却是值得企业经营者思考的。
因为从投资角度看,起初两三年,会加大力度去培育、拓展市场,张毅分析师解读道,“当成长到一定阶段以后,资本是必须要收割的,到这个时候,靠的恐怕就是运营本身,再过度依赖资本的投入显然已经是不行的。”
同时,共享充电宝作为新生事物,它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定价如果过度自由,会给市场带来潜在风险,还是要特别注意消费者的反应和需求。
“如何定价,如何涨价,还是要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和监督,不能太过于自由。”郭小明律师认为,作为共享经济企业,也应当从市场规律出发,从消费者的切身感受出发,实现互惠共赢,才能长远发展,以免作茧自缚。
李学军律师也提醒共享充电宝的经营者要特别注意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涨价与否必须明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对消费商品的价格具有知情权,为此,共享充电宝的使用价格应该向消费者明示。如果经营者在消费者使用了共享充电宝后且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条件下‘偷偷涨价’,就涉嫌欺诈,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可见,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是企业的调价“自由”,但消费者愿不愿意用也是他们的“自由”,能否用一时的“自由”换消费者长久的“自愿”是经营者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
(应采访对象要求,张媛、许笑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艾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