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军情观察 | 黄昏还是朝阳?俄罗斯推出轻型航母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张浩

近日,俄罗斯克雷洛夫国家科学中心表示,俄罗斯将在2017年12月公开一款排水量为4万吨级的轻型多功能航空母舰方案,并表示这款航母虽然在吨位上远远不及之前公布的排水量达到10多吨的“风暴”号双舰岛航母,但是也拥有较为完善的作战能力,不会因为吨位小就损失太多功能。俄罗斯媒体报道称,这款新型航母可能会由位于刚刚划归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刻赤造船厂建造。

为何选择建造新航母?

俄罗斯之前曝光过一款颇为先进的、排水量达10多万吨的航母方案模型,并称之为“风暴”号航母,可以搭载数十架舰载型苏-57战斗机,引发了世人关注,其颇为新潮的双舰岛设计和双滑跃跑道成为一大特色。就在人们认为俄罗斯将会选定该方案,并且为之积累技术和资金实力时,俄罗斯忽然放出一款4万吨级的轻型航母,这又是为何?

笔者认为,首先的原因在于作战任务方面。对于过去的苏联海军而言,航空母舰,或者称之为载机巡洋舰,并不是作为对陆地进攻的武器,也不是作为远程兵力投送的武力而存在,他们更多的冠以“反潜巡洋舰”、“载机巡洋舰”的称号,主要作用是执行苏联海军极为看重的对海火力突击、反潜作战等任务,因此诞生了类似于莫斯科级航母和基辅级航母这样的独特装备。

然而对于如今的俄罗斯海军而言,虽然对海目标作战的需要依然重要,反潜任务也并不轻松,但是如今俄罗斯却更需要一个能够在热点地区出事时,将俄罗斯的军队和武力投送过去的装备,今年俄罗斯曾经尝试在叙利亚战场使用其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但是由于其设计初衷并不包括高强度的对地面攻击,因此在作战中问题重重,表现非常一般,甚至最后将苏-33舰载机移到岸上的机场去执行任务,并没有体现出航母应有的攻击价值。

此事对俄罗斯而言无疑敲响了警钟:西方国家可以轻松的将大量的弹药和军力直接从海上投送到敌国,对其他国家构成重大威慑,然而俄罗斯空有一身的力量,却没有办法投送出去。于是建造新型航母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且绝对不会是一艘仅仅只能搭载苏-33这种制空型战斗机的航母,而会是一款“多功能”的航母。这也是此次4万吨级航母被冠名以“多功能”的原因。

为何选择轻型航母?

既然追求多功能,那么自然是平台越大、空间越大、航空器越丰富越好,那俄罗斯为何选择轻型航母呢?这里由技术的原因,更有资金和技术的原因。从技术上说,俄罗斯长期没有建造过排水量超过万吨级的军舰,甚至在苏联解体后还没有建造过排水量过5000吨的军舰,目前也就是修缮过一艘卖给印度的“维克拉马帝亚”号和一艘还没有修好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算是大型舰只。

有人会认为,那没有造过,技术应该还在吧?非也,像航母、飞机这样的系统性工程,是需要倾举国之力去设计建造的,一般而言,一代航母或飞机就会耗光一代人的心血。从时间上说,苏联1991年解体到现在已经26年,整整一代人已经老去,技术专家和技术工人已经流失,能够熟悉大型舰艇建造的俄罗斯造船工程师和工人并不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代;从设备上说,由于长期没有大型军舰建造任务,俄罗斯诸多造船厂纷纷裁撤了需要耗费巨资维护的生产设备,转而采购生产商用船只和小型舰只的生产设备,甚至当前连能够容纳航母建造所需的大型干船坞都没有!

其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尚且需要在浮船坞中修缮,而正在修理的2万吨级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巡洋舰也是在造船场地上维修,而非是在干船坞内,俄罗斯造船厂当前能否承接大型航母建造可真的是难说,唯一有些把握的,还真就只有卖给印度的那艘“维克拉马迪亚”号那样的航母了,那艘航母正好也是4万吨级,可以想见,俄罗斯在为印度修缮航母的时候,是积累了这样规格航母的建造经验的,也是比较熟悉的;再者,苏联时期建造航母等大型军舰的造船厂是位于乌克兰境内的黑海造船厂,这也是全苏唯一有建造航母经验的造船厂,其技术资料和生产技术自然是不会轻易交给现在的俄罗斯的;另外,从舰载设备技术上说,俄罗斯在大型舰用动力上存在明显短板,目前已经不如我国,还需要从我国采购军舰使用的柴油机设备,由此可见其窘境。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资金不足也是制约条件之一,俄罗斯即便是有技术积累,也难以凑足建造10万吨级航母的经费,相反,建造一艘4万吨级的航母,还是可以追求一下的。

大国黄昏令人嗟叹

1991年12月,苏联分崩离析。苏联解体时留下的8艘在役和在建航母仍然隶属于俄罗斯海军,他们分别是“基辅”、“明斯克”、“新罗西斯克”、“巴库”、“莫斯科”、“列宁格勒”、“第比利斯”(现库兹涅佐夫号)、“瓦良格”(现辽宁舰)、“乌里扬诺夫斯克”等舰。如果继承了这样的力量,俄罗斯海军就会是仅次于美国海军的超级力量。然而由于解体的镇痛,俄罗斯并无力承受如此沉重的遗产,不得不将大批量的舰艇退役,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承载着苏联红海军无数辉煌的重型载机巡洋舰。

2000年6月14日清晨,从荷兰赶来的拖船队缓缓的从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市拖走了“瓦良格”号,他要启程驶往遥远的中国,此时此刻,身患重病的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赶来目送“瓦良格”号的“最后一程”,泪水从他的脸颊上滑过。瓦良格的身上反应的是整个苏联时期载机舰发展的悲剧性结尾。航空母舰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最昂贵的武器。建造一艘航母需要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倾全国之力,苏/俄这种陆权国家在发展航母上更是严重的先天不足,推动其航母发展的更多是源于民族内心的海洋梦。

苏联解体后,两艘1123型“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被印度拆毁,他们在印度破败不堪的拆船厂空地上,高昂着头走完了最后一程,1143型“基辅”级的四艘有两艘在中国成为了航母公园,其余两艘,一艘被韩国拆毁,一艘在印度被改建为“超日王”号继续服役,而1143.6“瓦良格”号航母则被乌克兰以废钢铁价格卖给中国,成为“辽宁”号航母。

苏联航母,最终拆的拆、卖的卖,失散在世界各地,承担起不同的任务,有些成为了公园的赚钱工具,有些被他国拿去继续服役,有些则直接被拆成了废钢板,巨舰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竟然如此契合。

现如今4万吨航母再现,俄罗斯能否借机重整旗鼓,重振海军,复兴舰艇工业,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亚太日报)

【相关链接】

亚太军情观察 | 俄罗斯引入网络中心战思想,意图把握未来战争制胜先机

亚太军情观察|俄罗斯家门口,已露出战争迹象!

亚太军情观察|俄罗斯要升级核动力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