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靠副业自救:全员变身“微商”卖酒精

界面新闻

text

几乎一夜之间,朋友圈里的旅游销售们不再发风景名胜和豪华酒店图片,摇身变为“微商”,卖起了酒精、洗手液和土特产。

彭捷在深圳捷旅工作,他和同事开玩笑说,“我们终于变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人。”他指的是微商。不过,现在他甚至开始喜欢并感激这一新身份——这让他在行业停摆期间多了一小笔收入。

深圳捷旅是同程艺龙投资的一家酒店B2B批发商。去年年底,捷旅每天的酒店预订量有一百间夜左右,春节前三天售出近两千间夜,疫情爆发后全部取消。

为了自救,捷旅被迫开启2C业务,通过合作酒店方的供应链,搞到了一批酒精喷雾、洗手液等防疫用品,在自己的小程序平台“惠出发”销售。员工们则成了带货推手,从卖酒店改为卖酒精。

彭捷在捷旅主要负责和酒店沟通,近一个月来,他的工作全部转为线上,微信好友人数也从1800多人增长到2500多人。

他总结出大家刷手机最多的几个时间点:中午吃饭时,下午四点左右的小憩,晚上吃饭时间,以及睡前十点钟。这些时段是他在朋友圈推产品的黄金时间。

大量像深圳捷旅一样的旅游企业在用各种方式积极自救。旅游企业天然拥有从目的地到旅游消费者的漫长产业链,既能采购到景点周边的农产品、特产,在销售端又有大量的顾客流量积累,做起“微商”可谓得心应手。

驴妈妈母公司景域集团长期和景区合作,早在17年底就上线了“驴客严选”平台。疫情期间,驴客严选帮助这些景区目的地销售滞销的蔬菜瓜果,注册人数暴涨,商品销售流水增长超过400%。

途牛旅游网2019年推出零售平台“苔客”,销售全国各地直营地接社提供的土特产,这次也迎来爆发,春节期间日销量最高环比上涨571%。

还有一些旅游企业并无线上运营经验,但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他们不得不尝试新领域,以补充停摆期间的收入。

浙江飞扬集团邮轮线路业务负责人张栋预计,因为疫情,他们整个集团取消的交易金额达2至3亿,实际损失达一两百万元,还不包括人工和营销成本。

为了减少损失,他们临时上线“南泥湾项目”,已经卖了几万只口罩、海鲜、水果、鸡蛋等。“都是薄利经营,只能当做过渡。”张栋说。他还在策划开淘宝店。

“今年疫情导致国内文旅产业整体停摆,同时还将面临几个月的停业期。从企业决策层面来看, ‘等、靠、要 ’这些都并非长期解决自救问题的良策。”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兼驴妈妈旅游网董事长王小松说。

其实,过去几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旅游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用消费频次更高、消费门槛更低的生活品,来补充消费频次较低的旅游业务,保证自己用户群体的活跃度,提高用户粘性。

惠出发项目的负责人张艳红告诉界面新闻,这个小程序项目已上线半年,销售疫情防护物资只是临时救急,他们还有更长远的打算。

去年,五星酒店的业绩普遍不太好,一向抢手的中秋节月饼也不得不降价销售。捷旅以高星酒店批发为主,观察到这个机会,便通过“惠出发”售卖白天鹅酒店、半岛酒店、希尔顿酒店的月饼。

“酒店的月饼是送礼的抢手货。希尔顿酒店的月饼每份99元,一个小时卖了两三百份。”张艳红说。

目前,惠出发团队正在策划新的销售模式,主打酒店特产。未来,惠出发小程序商城会开辟专门的“酒店特色”频道,有开元酒店的红酒、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的盐水鸭,疫情之后还会推出酒店商务餐、姐妹聚会下午茶等产品。长期合作的酒店业者们也都非常乐意加入这个平台,获取额外收益。

社交电商领域早已是一片红海,旅游企业想分一块蛋糕,就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突显差异性。

擅长酒店业务的深圳捷旅主打酒店牌,专注出境私家团的“发现旅行”则以海外特产为卖点,在疫情期间上线了“发现好物”栏目,一周内卖出了几千瓶红酒、上千份茶叶。桦树茸茶、武夷山大红袍、新西兰羊驼毛被、维吉城堡干红,这些产品均来自发现旅行团队在世界各地发掘的供应商,对消费者来说更可信、更原汁原味。

发现旅行联合创始人、COO阮红政认为,这些严选产品也是一种特别的旅行文化体验。“买了某款酒庄葡萄酒的消费者,可能因为这瓶酒被种草,疫情之后或许会再来参加包括酒庄体验的旅游线路。”

携程在疫情期间也尝试跨界,在2月11日上线了“CBQ生活馆”微店。对于旅游巨头携程来说,微店每周几十万的交易量远远不够弥补成本消耗,却有助于让线下渠道的员工学习运营私域流量。

携程正在思考线下渠道在社交网络时代的经营法则。“去年我们一共有两千多个线上销售顾问,在脱离线下实体店的情况下做到3.5个亿的销售业绩。如果能完全靠私域流量完成销售,未来或许可以降低一部分房租成本,做到线上销售和实体门店两头抓。疫情结束后,那些做不下去的门店经营者,我们也会建议他们来做线上旅游顾问。”携程旅游渠道事业部总经理张力告诉界面新闻。

张力还表示,CBQ生活馆未来还是会聚焦于旅游出行相关的产品,比如景区门票、旅行用品周边,甚至由门店挖掘的旅游土特产。

“我们也告诉门店经营者,不能忘了主业。”张力说。为了不让旅游人的标签在这几天被淡化,他要求所有门店员工,早、晚发两次跟旅游相关的信息。“要把未来疫情过后,这些好的景点持续介绍给大家,要让门店在练好内功的同时,宣传旅游商品或景点,为真正的行业恢复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