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新西蘭——奧克蘭風光

亞太日報

text

**文|吳沁俁北京大學學生

圖|張虹海行走中國公益俱樂部理事長、著名戶外活動攝影師**

出發之前和朋友在北京看了一場晃到頭暈的4D《霍比特人》,走出影院雖然還是天旋地轉,但依舊不斷回味4D效果下美得攝人心魄的中古世界,實在是迫不及待想開始新西蘭的行程。我雖然不是 《魔戒》和《霍比特人》的資深劇迷,但電影中或氣勢磅礴或閑淡怡人的場景讓我對新西蘭早就產生了無限的嚮往。那兒的山,那兒的水,那兒的天,總覺得必須要親身感受一次,才不枉這“人間仙境。

懷著滿心歡喜,2月10號我終於踏上了旅途。從香港出發,11個小時的航程後,來到了奧克蘭。行程選在2月,是新西蘭的盛夏。本以為盛夏的天氣會覺得悶熱難耐,可剛下飛機卻感到出奇的涼爽,陽光明媚卻涼風陣陣。奧克蘭的夏季竟絲毫沒有炎熱難耐,這裏既有夏日的燦爛嬌陽,又有春風拂面般的清爽宜人。剛出機場,就感受到了新西蘭的地廣人稀。停車場每兩個車位之間都有水泥塊的間隔,這在北京簡直就是巨大的資源浪費!

前往市區的一路,根本就顧不上休息,路旁的景色讓人捨不得合眼。放眼往去到處都沒有高樓,一幢幢矮矮的小屋點綴在碧綠的山野間。正因沒有高樓阻擋視線,四周望去天與地都是相連的,天穹毫無阻攔地向遠方延伸。向天邊望去,每一個角度的天空都形成了完美的弧線。沒有遮擋的藍天和綠野好似組成了個純淨的水晶球,透徹的藍緩緩從高空滑落下來,銜接著遠處的地平線。“地球是圓的這句從小就印在腦海的話,真真切切地在這片土地上得到了印證。

驅車大約半小時就到了市區。奧克蘭堪稱新西蘭最繁華的市區,但風格還是那麼悠閒。最高的大廈目測也只有二十多層,更多的都是兩三層的小樓。城區的路不寬,基本都是雙車道。路上沒有那麼多車輛和行人,無論人和車都是慢慢悠悠,該等紅燈等紅燈,該讓行就讓行。有意思的是,新西蘭的路口總有一條黃線,提示匯入的車輛要先停車等待。即使沒看到要匯入的道路有車開過,司機一般也要等上三四秒中以防萬一。有序,讓行,等待,是新西蘭所有司機需要准守的準則。雖然井井有條、不慌不忙,但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路口就要等上好幾分鐘,實在讓人感歎這資本主義國家還真是沾了“人少的光啊。

感受了奧克蘭市區的悠哉行駛,也簡單地吃過了午飯,豈能辜負了這明媚的陽光?於是跟著嚮導,開車去工黨紀念碑看看。其實紀念碑本身沒什麼好看的,因為幾乎所有紀念碑都長一個樣:石頭砌的、高高大大,象徵著故人的豐功偉績。雖然本意希傳誦千古,可最終大多會淪落成遊客們剪刀手自拍的背景。不過這座紀念碑所紀念的邁克爾·喬瑟夫·薩文奇(Michael Joseph Savage),的確是讓所有悠閒自得的新西蘭人都感恩戴德的。作為新西蘭第23任首相,也是工黨第一任領袖的薩文奇,首次在西方國家提出“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的福利國家概念。正因如此,新西蘭逐漸發展成為第一代福利國家。高福利政策為新西蘭人提供了教育、工作、住房、醫療等等廣泛而又具體的福利與補助,使得新西蘭人不用為了生計焦頭爛額,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時過境遷,高保障的生活逐漸塑造了新西蘭人骨子裏的那份悠然自得。

紀念碑附近的草坪眺望奧克蘭全景

紀念碑所在的山坡其實就是觀景的勝地。步行繞過紀念碑,可以走到旁邊的草坪上休息。成片成片綠油油的草坪,走上去感覺鬆軟得就像棉花。走累了,索性席地而坐,眺望遠處碧綠色的海水或是山對面奧克蘭城區的全景;又或是直接躺倒在軟綿綿的草地上,仰望著瓦藍的天空,數數成朵的白雲。目之所及,所有的景色都好像偷偷調了飽和度,每一種顏色都是那麼鮮豔明亮。草坪上有年輕人曬日光浴,有年紀大點的夫婦安靜地在看書,也有幾個小孩子來來回回跑個不停。一切都顯得這麼悠然自得,隨手拍幾張都好似精心安排的畫面。我曾經在LonelyPlanet上看過一句形容新西蘭的話,說在這裏,每天至少一次會因美景而感歎,因為一切都像是從畫裏走出的一樣。這兒就連白雲都有看不完的層次和形狀,即使都是白色,也有泛著青黛色的深和幾乎快要透明的淺。回頭想想,曾經的自己是有多容易滿足,連PM2.5低於100的日子都是要歡呼雀躍,大肆慶祝的。

嚮導看我實在醉心於風景,便提議傍晚去鳥島看日落。晚飯也顧不上吃,六點就出發,可本來三四十分鐘的路程還是因為遭遇下班高峰有所延誤,用了一個小時左右才到達鳥島。

鳥島所處的黑沙灘

鳥島位於奧克蘭的西海岸,是奧克蘭有名的黑沙灘。所謂鳥島,是因為這裏是塘鵝棲息地。每年的8月到來年的3月大概有1200對塘鵝在這裏成雙成對地築巢棲息。但鳥島其實並不是一座獨立的小島,而是海岸邊連綿山脈中的一部分。山脈向大海伸展,形成一塊突出的山崖,山崖的岩石面就成了塘鵝集中的棲息地。更歎為觀止的是,在突出的山崖對面正好聳立著一塊獨處海中的石柱,石柱的頂面便也成了塘鵝的天堂。就這樣兩面的塘鵝遙相呼應,在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奇景中雙宿雙飛。當然,在驚歎大自然真奇妙的同時,我也不得不忍受陣陣鳥屎臭氣。現在正是季節,塘鵝的數量多達幾千只,氣味大點也是常理之中。

鳥島的一塊岩石上息滿了海鳥

放眼望去整個山崖上都是白花花的小點,密集恐懼症患者估計比我這個鳥類恐懼症患者更忍受不了。但鳥島還有更多精彩值得體會。這裏的海岸是很多衝浪和帆船愛好者的聚集地,雖然已經晚上七八點鐘了,但海面上還有不少“弄潮兒捨不得離去。也有不少人是為了鳥島日落而來的。為了看一場南半球的日落,我也一直寸步不離地守在觀景臺。這裏的日落很晚,八點之前的太陽還是熠熠生輝。有時候雲層飄過,稍有遮掩,太陽便通過雲層灑下一道道光束,明暗交加的海岸更顯得迷人。大約八點一刻的樣子,太陽開始逐漸下落。伴著塘鵝的陣陣叫聲,海浪的擊打聲,太陽慢慢地向海平面滑去。那一刻,感覺唯有屏息凝神、目不轉睛並心懷虔誠,才不辜負這大自然的奇妙與壯闊。幾只塘鵝向著漸漸消逝的太陽振翅飛去,太陽的餘光在它們身上映襯出橙色的光暈。時光就這麼赤裸裸地在你面前流逝,伸手想抓或是振翅想追,都如同螳臂擋車一般毫無意義。最終當太陽的最後一縷餘光消失在海平線時,好似一切聲響都歸於平靜,奧克蘭的一天也在這壯麗中緩緩落下了帷幕。

《悠遊新西蘭》系列遊記介紹:

2月10日從香港出發,我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新西蘭之旅。當我真正踏上這片中古世界的一刻,才發現原來電影中的場景就那麼真實的存在。在南島環遊的路上,我見到了最原始、自然、純淨的山水美景,也體驗了寧靜、平淡、閒適的生活方式。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不光是用腳探索,更是用心感悟。景色可以趨同,但心境不同,所見所感都有所不同,而唯有用心的旅途才是真正的路途。謹以此遊記系列,記錄我這一路的見聞,與讀者分享一路的喜悅,願你能通過我的眼看見不一樣的新西蘭。

作者介紹:

吳沁俁,90後女孩,現就讀於北京大學。二十出頭的年紀,懷揣著對世界的無限渴望,也憧憬著未來的一切可能。雖然年紀不大,她卻一直追尋著生活的不同種可能,堅持行走在路上,用心感悟人生,用文字記錄思緒。每一次遠行都是換位的人生,而每一次思考又都是心靈的沉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如今這位90後大學生在《亞太日報》開設專欄《雲卷雲舒》,以自己單純寧靜的心為讀者打開一扇新的視窗,品味人間百態,共賞花開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