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剛剛結束對越南和新加坡的國事訪問,“一帶一路”合作再次成為雙方領導人討論的重要議題。
分析人士指出,越南和新加坡是重要的東盟成員國,也是“一帶一路”沿線關鍵地區。中越、中新“一帶一路”合作的不斷深入,不僅將推動雙邊關係邁上新臺階,更有望促進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關係的深化和升級。
在訪問期間,中新兩國在互聯互通、貿易、“一帶一路”建設、城市治理規劃、教育、海關等領域簽署了一系列雙邊合作協議。而中越雙方也在擴大“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框架內合作和加強產能合作達成重要共識。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專家宋泓表示,“一帶一路”將為中國和東盟創造合作新形式,帶來合作新機遇,包括港口碼頭、公路鐵路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改善硬件條件,加強區域間聯繫,促進中國和東盟經濟進一步深化融合。
今年3月,中國發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其中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地區互聯互通建設、提高基礎設施水準被列為重點領域。
越南是互聯互通建設的重要地區,中越兩國海陸相連,有1000多公里的陸地邊境線。近10年來,兩國加大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邊境地區交通水準不斷提升。
2012年,廣西南寧至越南河內國際道路運輸線路首發直達快車;2014年9月,越南首都河內至老街省的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同年12月,雲南昆明至河口的標準軌列車正式開行,成為第二條中越國際鐵路。
中國倡導投建的泛亞鐵路將進一步提高中國和東盟國家間互聯互通水準。作為泛亞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老鐵路和中泰鐵路正在積極修建中。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霍建國指出,隨著交通設施的修建、互聯互通水準的提高,貨物運輸的物流成本會大大降低,這不僅有利於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還將帶來更多嶄新的貿易投資機會。
在《中越聯合聲明》中,雙方認為要加強在建材、輔助工業、裝備製造、電力、可再生資源等領域產能合作。習近平就發展中越兩黨兩國關係的7點建議指出,中方願擴大對越南的投融資合作,推動雙邊貿易均衡可持續發展。
霍建國表示,推動“一帶一路”合作,關鍵在於鞏固現有的貿易投資成果,並通過加強投資進一步拓展新的貿易合作領域,發揮中國在基礎設施、裝備製造等方面的優勢。
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是中國海洋貿易的中轉站,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新加坡也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中新兩國在“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合作正穩步推進。
在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會談中,習近平表示,要推進以重慶為項目運營中心的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積極探討兩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開拓第三方市場的合作模式。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國際關係研究室副主任趙磊認為,新加坡將深度介入“一帶一路”倡議,除了“海上絲綢之路”以外,新加坡還會發力“路上絲綢之路”。
建交25年來,中新兩國在投資和經濟技術方面的合作堪稱典範。1994年,新加坡在中國投資興建了標誌性的蘇州工業園區,作為中新經濟合作的第一塊“試驗田”。2008年,兩國簽署中新自貿協定,是中國與亞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
近年來,中新經貿投資水準穩步提升,金融合作亮點頻出。中國已連續兩年成為新加坡最大貿易夥伴,新加坡則是中國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國,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剛表示,中新關係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雙方合作領域將進一步擴大,在人民幣國際化、中國資本“走出去”等方面,新加坡都會有很大的作為。
在習近平訪問期間,中新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將中新關係定位為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並啟動中新自貿協定升級談判,為中新經貿合作注入新活力。
專家指出,“一帶一路”合作還將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並促進亞太地區區域一體化進程。
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而中國-東盟經貿合作依然保持穩定增長。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達4801億美元,同比增長8.23%。自2010年自貿區正式全面啟動以來,中國已躍居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而東盟則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
隨著貿易往來、人員交流的不斷深入,雙方正在尋求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自2014年8月談判啟動以來,中國和東盟已舉行三輪升級談判,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實際上就是在南線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落實和具體化。在這之後,亞太地區區域一體化進程和RCEP的談判也將會被大大推進。”宋泓表示。
霍建國指出,“一帶一路”強調合唱而非獨奏,沿線國家積極參與進來,開展互利合作,將最終實現雙贏共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