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驢混戰 民主重傷 ?

聯合早報

text

還有兩個多星期,美國總統選舉就要登場。

這場備受矚目的選舉,如今已因充斥著醜聞和抹黑而叫全球譁然。

有人說美國民主倒退了,有人說美國陷入了分裂,

有人說美國形象受到了傷害……

不管是哪種說法,不管最終是希拉里還是特朗普入主白宮,

美國顯然已經遍體鱗傷。

本屆美國選舉宛如高潮迭起的戲劇,有政黨內訌、有陰謀論,還有一樁比一樁精彩的醜聞。

先說民主黨。外泄電郵揭發民主黨高層涉嫌暗中打壓該党候選人希拉里在初選的對手桑德斯,引發軒然大波,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最終還在輿論壓力下辭職。

希拉里受“電郵和維琪”糾纏

希拉里的“電郵門”也爆出了更多內幕,美國聯邦調查局稱她有1萬5000封郵件沒交給國務院,而克林頓基金會的獻金醜聞更讓她有以權謀私之嫌,令人不得不質疑其政治操守。

本月初,維琪洩密公佈的材料直指希拉里與華爾街金融業存在密切關係,以及在一些問題上公開與私下立場截然不同。

特朗普醜聞更精彩

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的醜聞則更精彩。本月初,美國媒體公開他在1995年的報稅單,顯示這名地產大亨可能曾因投資專案虧損而避繳個人所得稅長達18年。

接著,特朗普在2005年用粗俗露骨的語言談論女性的錄音曝光,多名女性隨即站出來指控特朗普曾對她們進行性騷擾,甚至有受害者形容他像“章魚”一樣對她上下其手。

特朗普的支持率顯然大受衝擊,他否認所有指控,並指希拉里和媒體有預謀地攻擊他,甚至直呼美國大選受到“操縱”。

在初選時不時引用民調來證明自己深受歡迎的特朗普如今表示,他“不再相信”民調,並稱民調是“被操縱的系統”,都是“用不正當手段”進行的。

美國民主出現問題?

眼看大選成了相互揭醜的鬧劇,而不是候選人政策主張的比拼,希拉里形容本屆選舉“令人難以置信地痛苦”,而且“傷害了美國民主”。她對特朗普有關選舉受操縱的指控表示震驚,並指責特朗普“貶低我們的民主制度”。

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說,此次選舉不僅是選出下一任總統,更是對美國過去八年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民主本身”進行表決。

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與網路調查公司Survey Monkey展開的調查顯示,有四成受訪者表示對美國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美國的民主制度真的出現問題了嗎?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征告訴人民網:“美國一直向外推介它的民主自由,但今年大選暴露的各種醜態,對美國的國際形象不是一件好事。”

他指出,目前歐洲一些發達國家對於美國權力交接過程中的亂象充滿擔憂,而發展中國家,尤其一些曾經試圖模仿美國的國家,則將通過這次大選,更加真切地看清美國民主制度存在的漏洞。

艾奧瓦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科溫頓(Cary Covington)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當特朗普做出選舉舞弊這類毫無根據的指控時,他實際上已破壞公眾對選舉制度的信心。

科溫頓說:“任何一個民主國家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權力的和平轉移。自1800年以來,美國一直把這視為理所當然。”

然而,在本月19日的第三場電視辯論中,特朗普拒絕表明他是否會接受11月8日的選舉結果,似乎暗示他可能會對最終的結果提出挑戰。

對此,科溫頓指出:“特朗普把他的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對於自己可能在大選中落敗,特朗普試圖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找理由為自己開脫,而不是大方地接受選民可能更傾向於把票投給希拉里這一事實。

“此外,他將民主黨妖魔化,而且莫須有地指稱城市地區是選舉舞弊的可能地點,這些都為美國的未來散播了不和的種子。”

共和黨陷入分裂

且不論美國社會是否會在選後出現分化,共和黨早在初選時就已陷入派系分裂的尷尬境地。對於特朗普這名“不受控制”的總統候選人,共和黨顯然無計可施。

特朗普出言侮辱女性的“黃帶”醜聞曝光後,共和黨開始擔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會在11月8日舉行的改選中失去。一眾共和黨大老表明希望特朗普退選,資深領袖如前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和前國務卿賴斯也表態不會投票給特朗普。

共和黨籍的眾議院議長里安更是公開與特朗普決裂,宣佈不再為他助選,而是會把精力集中在維護共和黨在國會的多數黨地位。

雖然仍有一些共和黨人表明會繼續支持特朗普,包括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和信仰與自由聯盟創辦人裡德等,但特朗普仍怒斥倒戈的共和黨人釜底抽薪,並誓言將繼續按自己的方式競選。

奧克拉荷馬州眾議員、曾擔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的科爾指出,共和黨現在就像是在酒吧裡打架,該黨應該擔心的是大選之後遺留下來的內部分歧。

新加坡管理大學社會學院政治學副教授杜強(John A. Donaldson)告訴《聯合早報》:“這次的選舉分裂了共和黨,這將是難以修復的。他們必須重新審視其提名制度,但他們將因此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因為要挑出一個大多數人喜歡,以及可能當選的候選人,他們必須加大對提名過程的控制,但這卻可能進一步疏離和令選民不滿。”

科溫頓副教授則向本報指出:“共和黨看來正陷入混亂,其黨員拒絕了該党領導人的政策,轉向一個從未真正是共和黨人的外人(即特朗普)來領導他們。因此現在的問題在於,共和黨會在現有領導層的領導下恢復團結嗎?還是共和黨員會要求更換領導人(抑或成立新黨)?這將導致共和黨在選舉中失去競爭力。”

曾獲普利策新聞獎(Pulitzer Prize)的知名專欄作家弗裡德曼(Thomas Friedman)本月中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共和黨的分裂意味著,“這個版本的共和黨必須終結”。

他認為,美國需要一個健康的中右政黨,能夠提供更以市場為導向的解決方案,能持續在放鬆管制的問題上施壓,能推行更自由的貿易和縮小政府規模,並且願意妥協。“然而,當今版本的共和黨,並不是這樣一個能解決問題的政黨。”

弗裡德曼指出,共和黨必須留下一個“溫和的中間偏右群體”,並期望這一群體有朝一日能成為新的共和黨。他說:“共和黨必須培育一個新的基礎,不要被特朗普所慫恿的憤怒情緒、仇外心理和種族仇恨所左右。”

國際盟友質疑

特朗普與希拉里“樂此不疲”的相互攻擊,不僅模糊了美國總統選舉的焦點,也讓美國在海外的形象大跌。

美國作為全球民主制度典範的公信力受到了質疑,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開始擔心,白宮新主人是否會繼續貫徹現任總統奧巴馬的“重返亞洲”戰略。特朗普的反全球化和反移民言論,以及他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欣賞”,同樣引起歐洲盟友的關注。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東亞政策研究所的波拉克( Jonathan Pollack )指出,美國本屆選舉的競選活動“真的衝擊了許多區域國家對美國的信心和信念,他們開始質疑美國對該地區的承諾,以及美國本身民主制度的穩定性。”

特朗普已表明,若當選不會再保障日本和韓國的防務安全,除非日韓願意承擔更多費用。他和希拉里也都公開反對美國簽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亞太地區擔憂選後美國承諾生變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國際安全中心(Brent Scowcroft Center 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亞洲專家曼甯(Robert Manning)說,雖然特朗普對於若當選會具體做些什麼並沒有一致的主張,但亞太地區對於他可能當選美國總統仍感到“害怕和厭惡”。實際上,許多亞太地區國家都擔憂,不論最終是誰入主白宮,美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和防務承諾是否還會持續。

不過,布魯金斯學會的波拉克認為,亞太地區在經濟、安全和外交上的重要性,不是任何一個美國總統可以忽略的。他說:“如果有任何美國總統試圖從亞太地區抽離,這對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對於美國能否在選後恢復它在世界舞臺的聲譽,艾奧瓦大學的科溫頓告訴本報:“這得看最後勝出的是哪一位候選人。如果是特朗普的話,我覺得美國將難以恢復盟友對它的信心與信任;如果是希拉里勝選,她就不會面對同樣的難題。我相信如果希拉里當選,這將讓美國在全球的盟友和交易夥伴松一口氣。”

新加坡管理大學的杜強副教授也說:“美國在歐洲和亞洲的夥伴將會樂意,也會放心地與希拉里進行建設性合作,但美國接下來必須致力於確保,像特朗普這樣具破壞性的人物永遠不會再獲得提名。”

美媒標榜中立客觀不復存在?

本屆美國總統選舉的一個“奇特”現象是,當地主流媒體幾乎一面倒地“挺希拉里,反特朗普”,這在美國選舉史上可說前所未見。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等所做的統計,截至本月16日,美國日發行量100強的報紙當中,公開支持希拉里的報紙已達43家,支持特朗普的為零。

實際上,特朗普與媒體的關係並不是太好,他曾抨擊媒體記者,形容他們為“卑劣”或“人渣”。

美利堅大學政治歷史學者利希特曼(Allan Lichtman)說:“過去當然也有候選人批評媒體,但從未有候選人像特朗普那樣對媒體做出猛烈抨擊,這已成為他所要發出的資訊的重要部分。”

保守派報紙打破中立傳統

事實上,特朗普在美國媒體當中的信譽如此之低,以致多家保守派報紙先後打破傳統,不是公開表態支持希拉里,就是指稱特朗普“沒有資格”出任總統。

共和黨“票倉”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晨報》(Dallas Morning News)從二戰前便開始支持共和黨,但這一次卻視希拉里為“唯一嚴肅的候選人”。

《亞利桑那共和報》(Arizona Republic)則因為希拉里背書而收到死亡威脅,很多讀者也取消了訂閱。從未在美國選舉中選邊站的《今日美國》(USA Today)雖然沒表態支持希拉里,但其編委會卻發表了八大理由,闡明為何不應該把選票投給特朗普這名“危險的政治煽動家”。

學者:媒體的客觀極限被特朗普推到極致

美國媒體向來標榜的中立客觀似乎不復存在,但實際上學者認為,特朗普將媒體保持客觀的極限推到極致

美國東北大學新聞系教授甘迺迪說:“媒體慢慢意識到,這次不能像一般的總統選舉那樣進行報導。”

艾奧瓦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科溫頓則告訴《聯合早報》:“媒體開始發現,不能像報導初選那樣,全盤接受特朗普所說的一切,並開始查證他的言論。實際上,媒體也審查希拉里。”

科溫頓指出:“媒體本來就應該抱著質疑的態度對政治進行報導,而這就是我們如今所看到的。”

監測媒體謬誤的左傾網站“美國媒體事務”(Media Matters for America)的副執行總裁卡魯斯科恩指出,媒體核查特朗普的言論及他過去的行為是正面的舉動,但卻做得太少也太遲了。

卡魯斯科恩認為,過去一年,美國媒體不加批評、鋪天蓋地對特朗普進行報導,結果讓他一路挺進,造就了今天的亂象。(作者:蘇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