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來了”喊多了信用就沒了 分析師諷刺美日歐央行行長應該多學學周小川

華爾街見聞

text

【亞太日報訊】市場被美日歐央行的頻頻表態牽著鼻子折騰,但“狼來了”戲碼演多了,信用值也被折騰沒了。

正如美銀美林外匯策略師Athanasios Vamvakidis所說,投資者正被央行的政策反應機制搞得暈頭轉向,並逐步對政策的可持續性失去信心。

甚至有分析師稱,美日歐央行行長應該多學學中國央行和俄羅斯央行。中國央行總是“言出必行”,俄羅斯央行也因允許盧布自由波動,以及在運用政策工具控制通脹時高效傳達,而受到讚揚。

在本次FOMC會議進入“緘默期”的前夕,多位美聯儲相關官員接連講話,牽動著市場的神經,但每次透露的風向不一捉摸不定,甚至自相矛盾,令市場疲於奔命。

9月9日,波士頓聯儲主席Eric Rosengren表示,為了防止經濟過熱,有合理理由收緊利率政策,加息立場立刻引發美股重挫約2.5%;但隨後9月12-13日,又迎來美聯儲理事Lael Brainard、亞特蘭大聯儲主席Dennis Lockhart、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Neel Kashkari的鴿派“三連擊”,再次大幅降低加息預期,市場又再被牽著鼻子走。

Swissquote Bank的首席外匯交易分析師Peter Rosenstreich直指“美聯儲在對外傳達上做的太過頭了”。他指出在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逐漸開始習慣向外表達政策意圖和目標,以期使貨幣政策更加清楚透明。“但事實上,現在美聯儲大量隨機性的資訊頭目正在擾亂市場,並且愈演愈烈,是時候加以控制了。”

無獨有偶,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的“信譽值”也飽受市場質疑。

日本央行總是屢屢口頭表態卻鮮有大動作的習慣,讓市場總有“狼來了”之感。而歐洲央行此前在去年12月利率決議前夕數位官員高調表態,最後卻龜縮不前令市場大失所望。央行信譽值大跌的直接體現就是日元升值壓力不減,而歐元波動性增加。

事實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已經開始“收斂”,在9月份的按兵不動後儘量保持低調,但是市場的反應仍然是濃濃的不信任感。

Neuberger Berman外匯和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Ugo Lancioni稱,各大央行應該有效率的、在不引發市場動盪的情況下進行對外溝通,而不是言出必“慌”。

對於上述美聯儲信用值直降的現象,高盛的解釋是,可能比較“倒楣”吧。“在我們看來,美聯儲一直都不太走運。我們認為聯儲本身是非常希望6月或7月加息,但受到“疲弱的非農數據”以及“英規退歐公投引發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萎縮”的牽絆。”

但也有分析師指出可能是經濟體大小,和影響力不同的問題,類似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瑞典和挪威等國家更容易推進政策傳導,但是其貨幣對市場的影響有限,因為當前的利率路徑更多的還是受到主流貨幣國家政策的影響。

全球央媽的信用度每況愈下,這出“狼來了”的戲碼能堅持到何時?

(《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