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Visa邀請銀行對一項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系統進行支付測試,希望能從此改變支付行業。
這家信用卡公司研究區塊鏈技術已經18個月。目前,Visa與數字支付創業公司BTL Group合作,將這一技術用於銀行間的支付。
除了Visa,許多金融機構過去兩年都改變了對比特幣及其背後區塊鏈技術的看法——從之前的懷疑轉為了積極研究。
區塊鏈技術起源於比特幣,是比特幣網路參與者們集體維護的一個總賬本。每一個區塊網路的參與者都是一個節點(node),所有的節點都保存了一套完整的賬簿(ledger),賬簿中記錄了所有的歷史帳戶資訊,任何一個節點需要發起一個交易行為都需要將交易行為資訊傳遞到區塊網路中的每一個節點中,保證保存於所有節點上的賬簿都能準確地更新並驗證這一筆交易行為。
區塊鏈技術的三大優勢在於分佈式去中心化、無須信任系統、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因此不需要任何第三方仲介結構或信任機構背書,也不依賴中央權威機構的支撐和信用背書,而且可以通過追溯任何試圖入侵篡改數據的舉動來限制相關不法行為
Visa的研究中心Visa Europe Collab聯合創始人Hendrik Kleinsmiede在博客中表示,Visa最新的計畫將致力於“減少境內和跨境銀行轉賬間的摩擦。”
他表示:“我們邀請了幾個歐洲銀行來加入我們和BTL的計畫。參與的銀行將能夠連接上網路,並以多種貨幣網路中的其他銀行進行轉賬。”
該專案旨在降低轉賬成本,加快清算時間並降低轉賬中的信用風險。
這可能對目前Swift銀行間支付系統帶來挑戰。Swift系統是銀行目前主要的跨行轉賬平臺。目前,Swift也正在研究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Kleinsmiede表示,Visa計畫在100天內完成對區塊鏈概念的證明。屆時,他預計銀行將開始使用區塊鏈技術在彼此之間轉賬。
此外,Visa的研究中心已經宣佈了其他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專案,包括:微支付、機器至機器轉賬以及公司至公司支付。
除了Visa,全球四大銀行:瑞銀、德銀、桑坦德和紐約梅隆銀行上月宣佈,已經聯手開發新的電子貨幣,希望未來能夠通過區塊鏈技術來清算交易,並成為全球銀行業通用的標準。四家銀行還將與英國券商ICAP攜手共同向各國央行推銷該方案,並計畫在2018年初進行首次商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