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发地市场8月15日复市 取消零售功能、不再向个人消费者开放

中国新闻网

text

13日,北京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陈杭 摄

中新网北京8月13日电 (陈杭)北京市丰台区常务副区长周新春13日在发布会上表示,新发地市场将于8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营业,第一步将恢复市场正常时期果蔬交易量的60%;将全面取消新发地市场零售功能,不再向个人消费者开放。

新发地市场复市具体安排如下:第一,主市场铁路以南区域将于8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营业,该区域占地651亩,加上周转新区146亩、周转一区81亩共878亩,将恢复市场正常时期果蔬交易量的60%,标志着新发地市场正式复市。第二,主市场铁路以北区域计划于9月10日前正式对外开放营业,实现新发地市场全面复市。

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丰台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控住疫情”的工作目标,7月4号新发地市场完成终末消毒,经专家组评估结果合格。

新发地市场于6月13日休市,随着疫情防控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为保障和满足首都农产品供应,丰台区制定新发地市场复市升级工作方案,深化市场升级改造,稳步推进市场分期复市。

不再向个人消费者开放

周新春表示,全面取消新发地市场零售功能,不再向个人消费者开放,坚持市场的批发属性。建立完成市场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实名认证方式,推行“卖方注册制,买方会员制”,买卖双方在“北京新发地”或“新发地”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注册,通过验证后方可进入市场交易。为保障好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市场外新设1000平方米的便民菜市场,减少中间环节,严格控制农产品价格,已于7月31日对外正式营业。同步推动新发地所属77家便民菜店,164辆社区蔬菜直通车全面复市,保证社区民众的充足供应,价格平稳。

试行电子交易

新发地市场将实行货品进场准入。货品进场需在新发地市场智能管理系统上进行登记,上传货物品种、数量、产地证明、产品检测合格证明等信息,市场对登记信息进行核实,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场交易;试行电子交易,确保买卖可溯。场内交易时,由买方出示交易码,卖方识别后填写货品、金额、数量、产地等信息,买卖双方确定提交后再进行货物交易。交易完成后买方离场需展示会员码,由市场工作人员使用PDA扫描识别买方会员二维码,收集交易信息上传到智能管理系统,做到货品来源信息可追溯,货品去向可清查。

按经营品类划分区域

周新春称,新发地市场内实行分区管理,按经营品类划分区域,同时按照交易功能划分经销区(卖方区域)、采购区(买方区域)、摆渡区(周转区域),买卖双方车辆进场后停放在相应区域,实现人车分流,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整治市场内外环境秩序,修补、硬化、平整地面36万平方米,完善施划各类标识、标线4.8万米,拆除广告牌匾1.2万平方米,增设现代化果蔬垃圾处理站2个,改造垃圾中转站5个;优化市场周边交通秩序,安装各类道路标识、标牌177个,分离货运车辆和社会车辆,引导车辆有序进入市场。

全面取消地下空间交易

周新春指出,按照“三防四早九严格”的要求,建立“四个一”防疫工作机制,即体温一日一监测、摊位一日一清洗、场所一日一消毒、市场一周一次全面消杀,在市场出入口设立红外测温设备,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全面、准确、快速登记进出人员信息,做到可查询、可追溯。安排第三方检测机构入驻,定期对市场内环境、物品、包装材料、公共用具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抽检。全面取消地下空间交易,禁止在地下、半地下空间从事一切交易行为,消除疫情安全隐患。

设立公共卫生监测哨点

丰台区将在市场内设立公共卫生监测哨点,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驻场指导市场开展环境消杀和防疫知识培训,指导市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市场从业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构建以人员、物品、环境等为监测对象的综合监控体系,实现对市场人员全覆盖的日常健康监测。设立新发地市场监督管理所,加强对市场的日常监督管理,重点加大对食品安全、冷库冷链设施设备的监管力度。严格安全生产执法,对市场内外建筑物及冷库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排查,拆除临时建筑4.5万平方米,整改消防隐患20个、安全生产隐患22个。

周新春介绍,根据新发地市场复市改造升级工作方案,7月31日在新发地市场原苹果、梨交易区设立了新发地市场周转新区,对以上升级改造措施进行了试运行,并于8月3日扩展至新发地市场周转一区,对升级改造措施和交易流程进行全方位测试,查找问题、修补漏洞。所有升级改造措施将在主市场内全面落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