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晨 外交學院碩士研究生
張華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臺美關系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亞太日報訊】土耳其共和國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位于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處,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意義極為重要,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中至關重要的節點之一。中土雙方將兩國的長遠發展戰略對接,加強各領域的合作,致力于實現共同合作、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一、土耳其概況
(一)自然環境
土耳其位于亞洲最西部,橫跨亞歐大陸,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并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國土面積78.36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7200公里,陸地邊境2648公里,與亞、歐8個國家相鄰。
土耳其礦產資源豐富,其中大理石儲量占世界總量的40%,品種數量均居世界首位;硼礦、鉻、煤等儲量也居世界前列;河流資源豐富,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均發源于土境內;森林資源也很豐富,是西亞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石油、天然氣資源比較匱乏,需大量進口。
(二)政治環境
土耳其擁有悠久的歷史,幾經大起大落。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成立。現行的憲法是1982年11月17日開始生效的第三部憲法,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族、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
土耳其政治體制效仿歐洲,實行共和制。總統是國家元首、三軍統帥;大國民議會是最高立法機構;政府即部長會議掌握行政權;司法獨立。主要政黨有正義與發展黨、共和人民黨、民族行動黨等。其中,正發黨是執政黨,主張建立法律至上、尊重人權和自由的現代共和政體,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系。
(三)社會文化環境
截至2013年底,土耳其人口7667萬,其中80%為土耳其族,15%為庫爾德族,此外還有阿拉伯族、亞美尼亞族及希臘族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土耳其語,少數民族同時使用阿拉伯語、庫爾德語、亞美尼亞語和希臘語。99.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約85%屬遜尼派,15%屬什葉派;0.2%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等其他宗教。
與其他伊斯蘭教國家不同,土耳其宗教氣氛相對寬松,社會風氣較為多元開放,新聞制度相對開放、自由;工會等非政府組織可在一定條件下自由組織,且發揮作用的空間較大。總體而言,土耳其社會穩定,治安較好。
二、中土外交及經貿關系
(一)中土外交關系
土耳其奉行獨立自主、積極務實的外交政策,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重視多邊區域外交,注重經濟外交。同美國保持傳統戰略伙伴關系,是北約的重要成員;重視發展與歐洲的關系,并將加入歐盟作為既定的戰略目標。但是,近年來開始注重外交多元化,積極發展同亞洲、非洲等新興國家和地區的合作。
1971年8月4日,中土兩國建交。建交40多年以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兩國都保持了政治上相互信任,經濟上互利合作,文化上相互借鑒,多邊場合相互支持。高層交往不斷加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議長、外長及軍隊高級將領等多次實現互訪,增進了彼此了解。2010年10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土,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決定將兩國關系提升為戰略合作關系,標志著雙邊關系步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2012年2月,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土,就進一步加強中土務實合作提出了建議。2009年,土耳其總統居爾訪華,雙方簽署了多項合作文件,增進了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合作;2015年7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率團來華訪問,雙方商定合作內容涉及經貿、防空導彈系統以及交通旅游等多個方面。
雖然中土關系總體發展順利,但雙方也并非沒有矛盾和分歧,最主要的是貿易摩擦和“泛突厥主義”兩個問題。中土貿易不平衡的問題由來已久,土耳其長期處于逆差地位,且逆差額不斷增大。近年來,土對華實行一定程度的貿易保護主義,緊跟歐美國家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成為對中國產品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之一。“泛突厥主義”的變種之一就是中國新疆境內的“東突”分裂運動。土是境外“東突”勢力最集中、最活躍的國家之一。新疆“7·5”事件后,僅有幾個伊斯蘭國家政要和宗教領袖對中國發出無理指責,土耳其就是其中之一。
(二)中土經貿關系
土耳其是繼金磚國家之后又一蓬勃發展的新興經濟體,在國際社會享有“新鉆國家”的美譽,是G20峰會的重要成員國之一。2013年,土耳其成為全球第17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達15615億里拉(約合820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0%,遠超外界預期。
數據來源:土耳其統計局、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經商參處、IMF、世界銀行國民經濟核算數據
2013年,在土耳其產業結構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比重分別是8.9%,27.3%和63.8%。其中,紡織業、汽車業、農業、旅游業是土耳其的重點特色產業。
中國和土耳其直接貿易始于1965年,1971年建交后雙邊貿易迅速發展。據土耳其國家統計局統計, 2014年雙邊貿易額為277.4億美元,下降2.1%。其中,土對華出口28.6億美元,下降20.8%,占出口總額的1.8%;土自中國進口248.8億美元,增長0.7%,占進口總額的10.3%。土方逆差220.2億美元,增長4.4%。中國成為土第2大進口來源地、第3大貿易伙伴和第19大出口市場。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月報
礦產品一直是土耳其對華出口的最主要產品,2014年出口額為18.0億美元,占對華出口總額的62.9%;化工產品為第二大類產品,占11.3%;紡織品及原料為第三大類產品,占8.6%。在對華出口普遍下降的情況下,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4.9%,是為數不多的保持增長的大類產品之一。土耳其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紡織品、賤金屬及制品、化工產品、家具玩具制品等。當前,受各種因素影響,雙邊貿易呈現持續下降態勢,在對華出口大幅下降而進口仍保持微弱增長的情況下,土對華貿易赤字進一步擴大。
1990年和1995年兩國簽訂了《投資保護協定》和《避免雙重征稅協定》。進入21世紀以后,雙方相互投資加速增長,截至2013年底,中國對土直接投資累計6.42億美元,涉及交通、航運、能源、通訊、采礦、旅游等多個領域。土對華實際投資業內已突破1億美元,投資領域從早期的產品制造加工,逐步發展到金融、商業零售、酒店、工程等各個領域。
三、土耳其投資環境
(一)投資吸引力
近年來,土耳其社會治安較為穩定,經濟快速發展,投資環境日益改善。在世界銀行發布的《2015營商環境報告》中,土耳其在189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55位,比2014年的69位上升了1位。其投資吸引力主要有以下幾點:
(1)基礎設施較完善: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設施完備;通訊技術不斷發展;電力等能源設施也逐步完善。自2009年開始實施“2023年發展規劃”,將完善基礎設施作為首要任務之一。
(2)政治基本保持穩定:正發黨執政以來,主張法律至上、尊重人權,建立自由的現代共和政體,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采取多項措施緩和社會矛盾,保持政局穩定。
(3)經濟增長迅速:過去十幾年,土耳其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5%的均速增長,已成為全球第17大經濟體,發展勢頭迅猛。
(4)區位優勢顯著:土耳其處于亞、非、歐三大洲交界處,地理位置極其優越,逐漸成為地區至關重要的產品、服務、人員、技術的集散地。利用其區位優勢,投資者可獲得廣闊的市場。
(5)市場開放化程度不斷提高:土耳其政府致力推進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升,已成為地區貿易中心之一。
(5)國內市場不斷擴大: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土耳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突破萬美元大關,人民的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國內市場需求不斷增加。
(6)融資條件好:土耳其鼓勵金融資金自由流動,沒有外匯管制。外來投資者可以從當地市場直接獲得信貸;法律和財會體系與國際標準一致,透明度較高;融資渠道眾多,包括世界級的商業銀行、投資公司和土本國的金融機構等。
(7)人力資源充足且素質較高:土耳其平均年齡30歲,正處于人口紅利期,勞動力供應充足,且相對便宜、優質。
(8)政策支持:土耳其推行自由和開放的經濟政策,對外資實行平等待遇原則,簡化外資政策和行政手續,外國投資者可享受國民待遇。
(二)重點投資領域
(1)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發展規劃”正處于集中發展階段,完善包括交通運輸、電力、房地產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是舉國關注的焦點,政府對外招標并給予優惠政策,希望吸引外資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太陽能、地熱、風能、核電等新型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催生了諸多投資機遇。
(2)紡織業:土耳其是世界第5大紡織服裝出口國,紡織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紡織技術水平高,服裝配套行業也很發達。
(3)旅游業:旅游資源極其豐富,古希臘、古羅馬、奧斯曼帝國三大歷史遺跡匯聚于此;黑海、地中海、愛琴海將其環繞。獨特的旅游資源使其成為全球第6大旅游目的國,外來游客數量逐年攀升,旅游產業潛力巨大。
(4)農業:農業基礎較好,機械化程度高,農產品種類豐富且質量高,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消費者的喜愛。綠色、無污染等高端農業經濟及相關的食品制造等產業發展前景良好。
(5)汽車業:政府對汽車業實行大量引進整車制造和本地化生產的雙重政策,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汽車零部件工業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6)國際物流與運輸業:處于三大洲交界地帶,區位優勢顯著,水、陸、空運條件都非常便利,正努力成為國際物流和運輸中心。
四、中國在土耳其投資的風險
如上所述,土耳其在吸引外資方面有諸多優勢,但在對土投資前,中國投資者應該充分了解以下潛在風險:
(一)政局穩定性問題
(1)政黨紛爭:執政黨與反對黨之間的分歧比較嚴重,斗爭激烈,其實質是國家是否堅持世俗化發展道路,直接關乎國家的發展方向。
(2)軍政關系復雜:近年來,軍隊在政治生活中受到一定限制,但對于執政黨的威脅仍然存在。復雜的軍政關系威脅國內政局的穩定。
(3)國內社會問題:庫爾德問題至今懸而未決,庫爾德人的離心傾向仍較為嚴重,威脅著國家安全。
(4)恐怖主義干擾:處在恐怖主義活躍的中東地區,易受干擾。
(二)經濟狀況問題
(1)經濟對外依賴性過強:2010年后,隨著全球經濟回暖,土經濟也走上復蘇之路。但其經濟對外依賴性過強,在全球金融危機尚未完全結束的情況下,經濟復蘇仍具有不確定性。
(2)通貨膨脹風險大:近年來,土經濟發展較快,人民收入不斷增加,極大拉動了需求,但產能相對落后,通貨膨脹情況較為嚴重。
(3)能源相對短缺:目前,土耳其生產的電力尚不足以滿足國內需求,能源供應不足,大量依賴進口。
(4)勞動力市場競爭激烈:由于臨近歐洲,勞動力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中等人才不足,高端人才稀缺。
(5)財政赤字與外債:土耳其經常賬戶長期赤字,外債較為嚴重。財政收支失衡、國家信用評級相對較差影響了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
(三)政策風險
(1)投資和貿易法規不完善:盡管在貿易法規方面加強了立法,但投資和貿易法規體系仍不健全,許多問題無章可循。
(2)政府腐敗問題:政府部門機構臃腫,辦事效率低下,存在腐敗現象,加大了投資者的經營成本和投資風險。
(3)技術性貿易壁壘:土耳其要求進口的醫療器械、機械等產品必須加蓋歐洲標準標志(CE認證)。但同樣是符合歐洲標準的產品,來自歐盟的便可直接進入,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還需進行額外檢測。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影響了外來投資的發展。
(4)行業限制:限制行業主要有廣播、航空、海運、經融、房產等;限制方式有投資禁止、股比限制、許可證、數量限制等。
(5)政府違約風險:2013,土耳其政府否決了一項公路特許經營項目。該項目為幾條高速公路和橋梁為期25年的特許經營項目,由土耳其公司Koc Holding和馬來西亞主權基金Khazanah旗下的UEM聯合中標。此舉不僅是對中標聯合財團的一次重大打擊,對準備投資的外國投資者也是一個重大警示。政府違約的風險性較高嚴重打擊了投資者的積極性。
(四)宗教文化因素
(1)獨特的伊斯蘭文化:土耳其國民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盡管社會風氣較為開放,但穆斯林獨特的文化和習俗對于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容忽視。
(2)不時出現的排華事件:受土耳其境內“東突”勢力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土耳其多次發生排華事件,嚴重威脅到華人華僑的安全,增加了中國在土投資的風險。
綜上所述,土耳其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之一,是我國“走出去”戰略中至關重要的重要合作伙伴國。投資吸引力巨大、投資環境相對安全,但是投資的風險也不容忽視。中國資本在決定投資前,需做好充分的風險分析和預測、制定必要的防范措施以保障投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