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憶98香港股災:港府干預打贏保衛戰

參考消息

text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資料圖.

【亞太日報訊】外媒稱,有跡象顯示,最近幾天發生在內地股市上的瘋狂事件,正擴散至其他金融市場。通常情況下,金屬和油價、以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大宗商品出口國貨幣的走弱,都是表明內地正日益成為全球關注點的可靠指標。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9日報道,記性好的投資者會想起,1998年8月,盡管遭到幾乎所有國際金融界有識之士的嘲笑,但香港金融管理局對股市的大舉幹預有力地扭轉了恒生指數的熊市局面。

那次幹預使很多宏觀投資者嚴重受損,實際上也標志著亞洲金融危機的結束,雖然後頭還有俄羅斯危機。

1998年,港幣遭遇了投機者的無情攻擊。宏觀基金當時認為香港正處於蕭條中,將很快被迫讓港幣與美元脫鉤。他們采用了所謂的“兩手攻擊”策略,一方面大舉做空匯率,一方面做空股市。這種策略當時在亞洲其他地區屢屢得手,人們普遍認為香港也將不可避免地步入後塵。當時人們還認為,內地將讓人民幣貶值,而在這種背景下做空香港是間接投資於這一點的方式。

但這一切都未曾發生。

報道稱,當時負責香港經濟政策的高級官員曾蔭權和任志剛策劃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利用外匯儲備購入11%的恒生指數成分股股票。從1998年8月14日開始,他們在10天之內完成了這輪購入。

香港股市迅速攀升,再未回頭。此外,港幣空頭頭寸被有效擠出;盡管很困難,但港幣盯住美元的聯系匯率制也得以存續。人民幣沒有貶值,亞洲恢複了元氣。一開始,香港的舉措最初受到了對沖基金圈子和外國金融官員的譏諷,其中尤以格林斯潘言辭最為激烈。直到10年後,格林斯潘才公開承認,香港當年的幹預措施取得了重大成功。

香港的幹預為何能奏效?顯然,介入者曾蔭權和任志剛挑選了恰到好處的時機和正確的市場進行幹預。對沖基金沒有預料到央行有能力或者有意願出手買入股票,他們憤怒地抱怨:“沒人告訴我們他們可以這麼幹!”而且,當時恒生指數成分股很便宜,恒指見底的時機已經成熟。

就在入市購股前,香港還曾動用外匯儲備注資預算赤字,此舉也令利率保持低位。最終的入市購股計劃帶來了相同的貨幣效應。因此幹預措施在各條戰線上都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