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病毒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中国新闻网

text

** (抗击新型肺炎)记者手记:病毒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中新社柏林2月6日电 (记者 彭大伟)“我不是病毒!”——近日,在中国全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时,一个法语写成的话题标签“#JeNeSuisPasUnVirus”(我不是病毒)被身处欧洲的亚裔人群频频在社交媒体推特等处使用。

他们经历了什么?

2月2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在官网发布提醒指出,疫情暴发以来,特别是德国连续出现确诊病例以来,其防疫工作面临挑战,公众关注度和焦虑同步上升。一些地区相继发生个别人针对中国公民的侮辱乃至歧视言行,甚至有暴力行为个案。据此间媒体报道,近日来在英法等其它一些欧洲国家,华人亦在现实生活和大众媒体遭遇不同程度的“另眼相待”。

德国发行量最大的严肃时政类周刊《明镜》(Der Spiegel)近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封面赫然写着“新型冠状病毒”,然后一行黄色大字“中国制造”,副标题“当全球化成为致命危险”,最后选择了一张很有耸动效果的配图。

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孟虹指出,这期封面一出,很快引起了在德华侨华人和留德学人等的不满和抗议,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危机时期影响了德国民众对中国的积极认知。

曾在《明镜》担任调查记者近20年的德中友协联合会副主席菲利克斯·库尔茨4日向记者表示,“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天中,我们发现,对中国人的蔑视和排斥的情绪明显加剧”。以“新冠病毒:中国制造”为媒体标语,尤其引起了互联网和众多媒体平台的大规模恐慌。“制造恐慌正中种族主义者下怀”。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著名思想家齐泽克投书德国《世界报》,文章写道:“真正应该感到羞愧的,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所有只想着如何隔离中国人的人。”

令人宽慰的是,同样是在欧洲,几天前已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的意大利,官方和民间向华人和亚裔更多地释放了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的信号。

在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一位华裔青年在闹市街头做起了“实验”:戴上口罩、蒙上眼睛,一旁的牌子用中、英、意三种文字写着:“我不是病毒,我是人类,不要对我有歧视。”

令人意外和惊喜的是,他收获了许多的拥抱。还有很多人帮他摘掉口罩,再次与他拥抱。佛罗伦萨市长纳德拉日前还在推特上发起“给中国人一个拥抱”的话题,在一段视频中,他主动拥抱一位当地华人,并说道“在这场共同的战役中,我们与华人社会同在”;“我一点也不害怕”。

对于身处一万公里之遥的欧洲,抑或其它更远的远方的人们,为什么应该希望中国尽快战胜疫情,并为之伸出援手,而非相反?

道理并不难理解。中国与欧洲在经济方面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步入一家德国的大型超市,抑或瑞士的电器城、法国的建材市场,在中国入世近20年后的今天,中国制造早已无处不在,而今时今日的中国制造早已非“廉价、仿制”的代名词,而是意味着华为智能手机这样备受外国消费者喜爱甚至追捧的产品。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占全球GDP比重已占到16%。以德国企业为例,中国已成为德国三大车企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同时也是巴斯夫、西门子等德企巨头的重点投资目的国。

正如波兰前副总理、著名经济学家科沃德科在日前闭幕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所阐述的,目前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之一。“谁要是不希望中国好,就是不希望自己好”。

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在1月末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向世卫总干事提出这一建议的突发事件委员会亦强调,这次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本着支持和赞赏中国、中国人民以及在此次疫情的最前线中国所采取的各项行动的精神来看待,并希望中国的透明行动取得成功。“全球需要团结一致,协调努力,加强世界其他地区的防范工作,并向可能需要更多支持的地区提供协助。”

倘若回看从“非典”到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至今的人类社会应对危机的经验,已故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风险社会》一书中的论断言犹在耳:

“风险不同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的工厂或职业危机。风险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地域或团体,而是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它不仅跨越民族国家的边界,也模糊了生产和再生产的界线。”

身处德国,感悟冷暖。令笔者近来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德国前总统霍斯特·克勒2014年在北京一所高校发表演讲时,为了说明各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曾引用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病毒当前,这首诗值得我们一再记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