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央行貨幣政策動向時時牽動著市場人士的神經。
8月3日上午,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子站發文《更好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下一步建議:“堅定不移降低各種企業成本。擇機進一步實施降息、降准政策。”但當天下午,相關字句已經刪除。此舉引起市場人士猜測:這是否代表著近期央行貨幣政策的意圖。
“我覺得這沒必要過度解讀,發改委並不對貨幣政策負責,該文對貨幣政策的解讀也是不恰當的,刪掉只是回歸發改委的本職工作,也並不代表透露央行貨幣政策意圖。”對此,招商銀行總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就是篇政策研究性質的報告,並不具有市場所猜度的那樣是釋放某種政策信號,發改委為了避免市場過度解讀因此修改。”
“發改委上午的文章中明確提出‘擇機進一步實施降息、降准政策’,下午的文章又將這句話刪除,其中可能隱含了一個重要的資訊:到目前為止,降准降息不在政府和央行的考慮範圍。”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只有政府和央行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沒有降息降准的打算時,發改委才需要刪除“擇機進一步實施降息、降准政策”這一句話。
鄧海清還提到,貨幣政策最終是由央行決定,發改委只有參與權。
對於下半年經濟工作,不久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相機、靈活調控,把握好重點、節奏、力度,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良好宏觀環境。要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合理增長,著力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管道,優化信貸結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作為貨幣政策制定者,央行在近日召開的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分支行行長座談會上對下半年預期引導已有表述。央行相關人士表示,下半年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適時預調微調,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水準合理充裕,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改善和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加大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民間投資的支持,推動金融精准扶貧工作。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隱患,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扎實推進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金融服務與管理水準。
實際上,央行執行貨幣政策也並非只有降息降准單一選項,今年以來,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動作不小。
2016年以來,央行以逆回購為主,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搭配使用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常備借貸便利(SLF)、中期借貸便利(MLF),保持流動性總量合理充裕。3月上旬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後,市場資金供給進一步充裕。
央行今年還進一步完善貨幣政策調控機制的現實選擇。2月18日,央行建立了公開市場每日操作常態化機制。今年以來,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穩定在2.25%的水準。自公開市場每日操作常態化機制建立以來,存款類機構隔夜和7天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波幅下降了50%左右。
此外,今年以來,央行多次開展SLF操作,隔夜、7天、1個月SLF利率分別為2.75%、3.25%、3.60%,積極發揮其作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同時,MLF3個月、6個月、1年期利率分別逐步下調至2.75%、2.85%、3.0%,發揮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導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增長。
自5月起,央行在每月月初對國開行、農發行、進出口銀行發放上月特定投向貸款對應的抵押補充貸款(PSL)。此外,根據市場流動性情況,央行多次使用MLF補充中期貨幣,期限也由6個月增加為3個月、6個月、1年期。
早前,央行在今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裏對貨幣政策操作也有著明確的表述:“建立公開市場每日操作常態化機制,加強對貨幣市場利率的引導和調節,注重維護短期利率平穩,適時下調中期借貸便利利率,探索常備借貸便利利率發揮利率走廊上限作用,充分運用價格杠杆穩定市場預期,引導融資成本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