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技術攜手各國為世界遺產保駕護航

text

新華社合肥5月28日電題:中國空間技術攜手各國為世界遺產保駕護航

新華社記者朱青

吳晶晶

呂秋平

詹婷婷

5月27日,在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的中國黃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三大名錄專家首次會聚,其主題聚焦在空間技術對世界遺產保護獨一無二的作用上。

這次對話距離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設立的第一個基於空間技術的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HIST)僅僅3年,但這一依託於中國科學院遙感和數字地球研究所的國際機構已經為監測、保護和管理人類自然與文化遺產做出了巨大而獨特的貢獻。

高精度的航空和衛星影像、遙感技術對世界遺產地實時狀態的嚴密監測、對地質公園的立體影像還原……十幾個國家的專家在“黃山對話”分享和展示了空間技術為世遺保護帶來的成就。

“中國在促成這一技術在世界遺產智慧化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在當前努力推進國際合作,以期讓空間技術在全球範圍為世遺保護效力。”中國科學院院士、HIST主任郭華東說。

郭華東介紹,HIST所依託的中科院遙感地球所現有兩架遙感飛機,在密雲、喀什、三亞建有3個衛星數據接收站,實現中國全部領土和覆蓋亞洲70%陸地區域衛星數據的實時接收。

同時,該所的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是國際資源衛星地面站網成員,也是世界上接收與處理衛星數量最多的地面站之一。這些都為中國在世界遺產智慧化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3年6月,郭華東在柬埔寨金邊見證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框架下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與柬埔寨文物保護機構合作,利用空間技術對吳哥遺產保護進行監測。這是中國提供空間技術支持他國保護世界遺產的一次成功嘗試。

郭華東介紹,在繼續做好吳哥環境遙感項目的同時,HIST還將開拓與斯裏蘭卡開展世界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應用空間技術保護的合作;與巴西合作針對亞馬遜熱帶雨林和四川臥龍大熊貓棲息地開展“全球變化對世界遺產影響空間精細觀測與認知”的國際合作項目;針對東南亞國家的世界遺產建立基於網絡的空間影像數據庫。

2012年10月,HIST還在北京舉辦“第一屆世界遺產空間技術培訓班”,對來自伊朗、斯裏蘭卡、柬埔寨、緬甸、老撾、朝鮮等15個亞洲發展中國家的20名世界遺產管理和研究人員進行了培訓。

世界遺產中心主任基肖爾·拉奧說,空間技術是未來世界遺產保護手段的主流發展方向。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亞洲區辦公室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主任斯科特·伯金和史一川表示,空間技術使得世界遺產的保護和管理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而目前由於一些國家和地區資金短缺、硬件條件差以及具體國情等不同原因,遙感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之間仍存在一條“鴻溝”。

“遙感技術的研究是一隻兔子,而應用於遺產保護還是一隻烏龜,遠遠落在兔子身後。”伯金說。

拉奧建議,空間技術應當實現去商業化,行業企業應當承擔社會責任,實現國際免費共享,才能更有效地實現國際協作保護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中心專家喬瓦尼·伯卡迪說,空間技術不僅可以在智慧管理上發揮作用,還可以有效地幫助世界遺產地之間更好地交流,以及讓人們更加直觀地感受世界遺產。

郭華東說:“中國國土遼闊,有5000年文化和先進的空間技術,非常適合承擔這項工作。”也正如他所說,擁有世界遺產數量居全球第二位的中國,正與世界各國並肩攜手,為讓自然和人類的珍貴遺產能夠綿延傳承而努力貢獻更多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