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记者:曾新岚 荀诗林 刘丹忆 周馨怡
如今在中国大小城市的街头,在小区的便利店,在夜市的路边摊,都能看到“移动支付”小小二维码的身影。
“出门一部手机,衣食住行搞定”不仅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而这背后,正是中国无所不能的“移动支付”技术。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给人民带来的切身成果,也是中国理念对世界的贡献。
综合全球视野,探究“移动支付”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亚太圆桌会为您带来解读。
专家介绍(按在文中出现先后顺序):
薛小荣:亚太智库研究员,复旦大学副教授;
武剑:亚太智库研究员,环球资讯广播《新闻盘点》主编;
王鹏:亚太智库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曼谷一家711的收银台。
【委屈了“信用卡”,带火了“支付宝”】
亚太日报:无论是科技实力更发达的美国、日本还是欧洲,居民都没办法像中国这样依靠手机和二维码完成近乎零现金的日常生活。中国为何能如此迅速在这方面领跑全球?
薛小荣: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的互联网支付市场刚刚被开发出来,具有极大的容纳空间,而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信用卡支付市场相对来说比较健全,市场空间趋于饱和,开发价值较低,因此虽有强大技术,但是资本却无动力和兴趣。
武剑:美国人有着惯于负债的生活方式,导致他们对信用卡的严重依赖和信用卡业务在美国的流行发达。在美国不但开卡、办卡、补卡都很方便,而且银行还通过各种优惠和透支政策吸引人们使用信用卡。而在中国使用信用卡的门槛较高,同时也没有名目繁多的各种优惠。
亚太日报:原因与中西文化差异有关系吗?
武剑:与文化背景和生活观念有很大关系。在西方很多人并不相信类似支付宝、微信的第三方机构,甚至就连银行都抱有一定程度的怀疑。这种文化背景和生活观念阻碍了“移动支付”在西方的发展。
【资本自持枷锁:永远的利益】
王鹏:从欧美国家来看,“移动支付”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兴产业,其发展、扩张,将不可避免地“动他人之奶酪”——譬如传统银行、支付中介等。
加上其政府缺乏远见,经济活动完全靠市场调控;占据垄断地位的银行家联盟,将联手遏制此类新生事物的发展。
同时,借助于对政府、议会的控制,他们也不可能允许出台有利于移动支付的新法案,或对旧法案进行修正。因为这些都将损害其既得利益。
由苹果公司开发的Apple Pay, 全球用户2000多万,而支付宝的用户量已达4.5亿。
与之相反,在中国,执政精英出于对国家竞争力的长远考量,可以动用国家机器等资源,扶持有突破性前景的新兴产业,出台相关法案,建立“网联支付平台”等,以此规范新兴非银行支付产业与传统银行间的关系。
【“信用卡”时代大跳级】
亚太日报:为啥中国直接略过了“信用卡”时代,直接到了“移动支付”的天下?
薛小荣:一个原因是支付环境和社会习惯不同。“移动支付”市场在中国是一个新兴领域市场,处于政府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再加上“移动支付”公司的鼓吹,引导和培养了社会大众的盲从和风尚,因而出现了全民爆刷的社会景象。
武剑: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消费观念、以及互联网金融技术的迅猛发展、再加上信用卡业务在中国发展遭遇的瓶颈共同促成了由现金社会进入移动支付时代。
亚太日报:所以中国错过了什么吗?
薛小荣:“移动支付”改变的只是个人信用审核的监管单位,即从银行变成第三方支付公司,其本质仍是基于诚信社会的信用体系。“移动支付”实际上为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了介入金融领域的渠道和机制,而无现金社会要真正确立起来,仍然需要包括政府监管部门、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各个力量的共同努力和维护。
【银行要“失业”了吗?】
亚太日报: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预测,在未来的新型金融生态系统中,大型科技公司将逐步取代一些金融机构,而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对大型科技企业的依赖将不断增强。“移动支付”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会造成怎样的冲击?
武剑:传统银行不会因为移动支付的冲击而失业,因为支付中介只是其一部分功能。银行还具有货币借入和贷出、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等等。
薛小荣:这种冲击体现在服务和客户两个方面。“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明显优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因而会造成部分客户的流失。但是就此断定传统银行失业则是不可能出现的。毕竟,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政府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移动支付”所无法替代的。
亚太日报: 那银行能做些什么来抗衡“移动支付”冲击?
薛小荣:其实这种冲击对银行来说并非致命。事实上,为了应对移动支付的挑战,各大银行均已采取“互联网+”的方式,优化自身资源,或独立开发,或与第三方支付联合,在新业态下拓展银行业务。
【无现金社会的降临】
亚太日报:“移动支付”在中国普及程度如此之高,甚至还有 “8.8无现金日”这样的节日产生,这是否意味着现金货币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无处不在的移动支付。
武剑:“移动支付”和现金货币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前者只是一种更便捷的支付手段而已,而现金货币还承载着调节社会流动性的功能。“移动支付”会推动现金货币向电子货币转化,但现金货币本身不会消失。
薛小荣:从长远来看,现金货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是一个可能的发展趋势,但是如果仅以当前某种单一个别的现象来做出这种趋势结论则是简单而武断的。
就目前来看,“移动支付”改变的只是支付的某种方式,它更多地体现在便利的用户体验服务上,还不具备与现金货币完全一样的价值内涵和社会功能。
亚太日报:那您怎么看“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内的前景?
薛小荣:这取决于“移动支付”现有的技术安全和市场需求以及现有金融监管体制的许可,也取决于各国法律习俗的接受与变革。如阿里巴巴集团进入日本市场并为其提供“支付宝”服务,主要得益于日本较为宽松的金融政策。
但想要在其他国家开展同样的业务,则面临着金融政策、法律规范、社会习惯等一系列市场门槛的限制。总体上,“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的前景,主要依赖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